很多战争片告诉你的是胜利。
但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到最后却只剩下一个字:死。
死得惨烈,死得无声,却死得足够震撼。
它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类人猿行动/猿人(台) / 猿人行动 / 猿人作战 / 刺杀海德里希》。
类人猿行动/猿人(台) / 猿人行动 / 猿人作战 / 刺杀海德里希
时间:1941年冬天。
人物:两个年轻的伞兵:约瑟夫·加布奇克和扬·库比什。
他们从英国的运输机一跃而下,落在被纳粹铁蹄踩烂的布拉格。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暗杀盖世太保头子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这个人是谁?
他是希特勒的"右手",绰号"布拉格屠夫"。
在捷克,他代表着恐怖、绞刑和大屠杀。
两名伞兵没有庞大的军队支援,没有好莱坞式的高科技武器,甚至连落地都差点摔死。
他们只有一把枪,一颗手榴弹,一纸命令。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必死的旅程。
跟接头人汇合后,加布奇克和库比什被地下抵抗组织收留,躲在密室里训练。
他们反复推演刺杀的细节,研究海德里希每天的行程,计算汽车过弯的速度。
但越准备,越能感受到那种窒息感。
这是纳粹统治下的布拉格,街上每一张面孔都可能是告密者。
他们练习开枪时手会发抖,不是因为不专业,而是因为知道一旦失败,代价是全城人的性命。
1942年5月27日,行动终于打响。
这天,海德里希的敞篷车驶来,加布奇克举起斯登冲锋枪,扣下扳机:
却,卡!壳!了!
那一秒,全世界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库比什没有犹豫,他掏出手榴弹,扔向汽车。
爆炸声震碎了街道,海德里希被弹片击中,血流如注。
虽然不是当场毙命,但几天后,"布拉格屠夫"因重伤不治。
任务完成。
可他们也很清楚:真正的地狱,现在才开始。
海德里希死后,纳粹的疯狂报复席卷捷克。
盖世太保挨家挨户搜捕,屠杀了数千平民。
整个小镇利迪策被夷为平地,男人枪毙,女人孩子送往集中营,连坟墓都被推平。
而那些参与掩护伞兵的捷克地下组织成员,几乎无一幸免。
"类人猿行动"完成了目标,却让整个国家陷入血泊。
而加布奇克、库比什和少数幸存的战士被困在布拉格的一座教堂。
外面是数百名纳粹士兵,机枪、手榴弹、催泪瓦斯一波接一波。
他们坚守在墓穴,七个小时不曾退缩。
子弹越来越少,尸体越来越多,空气里弥漫着血与火药味。
纳粹甚至试图往墓室灌水,想活活淹死他们。
但他们都没有举手投降。
当最后的子弹打光,他们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死在纳粹手里,是耻辱。
死在自己枪下,才是尊严。
整个小队,全部战死。
有人问:暗杀一个纳粹高官,却换来几千人的死亡,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残酷的答案是:
这场暗杀不是为了改变战局,而是为了让世界知道,捷克人民没有沉默。
哪怕注定失败,哪怕所有人都要死,他们也要让纳粹知道:有人敢把枪口对准你。
《类人猿行动》没有光明的结尾,没有英雄的归乡,甚至连胜利的喜悦都被血泪掩盖。
它让人绝望,却也让人敬畏。
因为这些年轻人,用最后一颗子弹写下了一个真理:
自由,不是乞讨来的,而是拿命换来的。
这,就是二战史上最孤独、最惨烈、最震撼的暗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