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這部影片。
口碑登上了豆瓣TOP1。
神奇的是,不知道該叫它紀錄片還是劇情片。
因為影片是在巴黎奧運會期間實地拍攝的。
攝影機就架在人堆裡,紀錄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巴黎夏日/夏日約會》

你有沒有試過那種滿懷期待的旅行。
結果卻被各種煩心事掃興的感覺。
《巴黎夏日》這部電影就是這樣。
故事的主角叫布蘭丁。
一個從法國鄉下來到巴黎的妹子。

她這趟旅行有兩個主要目的:
看她偶像,游泳健將貝麗爾的比賽。
還有就是探望她十年沒見的同父異母姐姐朱莉。
沒想到這麼簡單的旅途,卻困難重重。
她興沖沖地跑去看比賽,結果因為背的行李太大,被工作人員拒之門外。

於是她就來到塞納河上,看公開比賽。
結果又被告知,因為水質問題,比賽取消了。
想找個青年旅社歇歇腳,發現裡面又髒又亂,吵得人睡不著。

剛準備忍了,人家還跑來告訴她:
不好意思,我們這兒不接待30歲以上的人。
而她,好巧不巧剛過30歲生日。

這趟旅程裡,奧運會的狂歡、巴黎的熱鬧,好像都跟她無關。
她就像個局外人,始終融不進去,一直在各種尷尬的時刻裡跌跌撞撞。
女主角布蘭丁不是那種傳統法國電影裡靈氣逼人的瘦削美女。
她胖胖的,看起來有點憨憨的,不愛說話,有點討好型人格。

她姐姐形容她像一塊寶石——透明又不透明。
平時她好像啥都不在乎,任勞任怨。
但只要一碰到她的底線,比如姐姐沒來由地衝她歇斯底里時,她立馬清醒得不得了,拎包就走。


有時候是不是有這種感覺。
所有人都在聚會上嗨的不行。
自己卻融不進去,只想找個角落呆著。
但是對於布蘭丁來說,這不叫掃興,這叫忠於自己。
她不強迫自己合羣,就那麼安安靜靜地遊離在熱鬧之外。

就像前面說的,這部電影沒有給你看一個浪漫巴黎。
它反而很真實地展現了那個真實的當代巴黎。
你會看到光鮮亮麗的奧運背後,有人在抗議治理塞納河的高昂成本。
有人在討論爲了城市形象而被驅趕的流浪漢。

她那個十年未見的姐姐,表面看是光鮮亮麗的巴黎中產,開著店,帶著娃。
但生活早就一地雞毛。

電影沒有刻意製造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沖突。
但就是這些尷尬的、一言難盡的時刻,反而讓人看得特別揪心,又特別真實。
那麼,布蘭丁這趟巴黎之旅是不是就徹底完蛋了?
她最後看到她的游泳偶像了嗎?
她和姐姐的關係怎麼樣了?

這趟旅行讓她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她很篤定地告訴別人:她不想再追尋愛情,不想和別人分享她的房子和生活,也不想生孩子。
小女孩問她為什麼不生孩子,她平靜地回答:“我每天晚上要睡夠八個小時才行。”
這理由,是不是超級可愛又真實?

《巴黎夏日》告訴我們,生活中的糟心事和不如意是常態。
你的偶像不一定在聚光燈下看向你。
你的家庭關係不一定要很完美。
你也不一定非要找到一個分享房間的人。


但正如布蘭丁在清晨遇到偶像的那一刻,每個人的平淡或沮喪中,總會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明亮時刻。
允許自己不按照主流方式自由地活著,沒什麼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