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的一类犯罪剧,
探案的刺激与悬疑感可以互为抵消,
大卫·芬奇执导了本剧的前两集和最后两集,
众所周知他最擅长“拍摄变态”,
巧的是,这也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它就是美剧——《心灵猎人/破案神探(港/台) / 读心神探 / 心理神探 / 心灵猎手》
这部剧正是关于最变态的连环杀人犯。
你敢相信吗?这部剧里那些让人毛骨悚然、毫无头绪的案件,居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它改编自前 FBI 探员约翰・道格拉斯的小说《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 ,把现实中的罪案原原本本地搬到了荧幕上。
故事设定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美国,那时候的犯罪学和心理学,在警方和 FBI 的日常工作里,基本属于小透明,没啥存在感。
大家查案还是老一套,不太在意罪犯为啥犯罪,心里到底在想啥。
可咱们的主角 FBI 犯罪学讲师霍顿,还有探员比尔、温蒂博士,他们不信邪,偏要在追踪连环杀人案的同时,深入研究犯罪心理,这在当时可算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们从最开始的摸索尝试,到慢慢总结出一套犯罪心理侧写的方法,过程别提多精彩了 。
在剧里,有一起特别让人揪心的旧金山山湾系列凶杀案。
好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七个白人女子惨遭毒手,作案手法极其残忍,场面惨不忍睹。
霍顿他们仔细研究每一个犯罪现场的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凶手的作案手法、受害者的特征,一点点拼凑出凶手的形象。
霍顿给出了这样的侧写:凶手性格内向,没自信,不敢和受害者交流,很可能有语言障碍,因为他总是从背后突袭,还反复刺扎受害者;
他没有特定的被害者挑选标准,也没有强奸行为,作案前可能受到了什么刺激;
凶手是白人,很可能从事蓝领工作,像机械操作或者工厂体力活;
而且他作案效率高,还能躲开警方追捕,年龄大概在 32 到 36 岁之间,智商估计远超常人。
当时很多人对这个侧写将信将疑,觉得太玄乎了。
但事实证明,霍顿他们的分析太牛了 !
凶手戴维在又一次作案时,一个不小心留下了活口。
这可把警方乐坏了,破案的速度一下子就提起来了,没费多大劲就把戴维给抓住了。
他妈妈特别强势,经常体罚他,爸爸呢,也不咋关心他,还老是在感情上虐待他。
再加上他严重口吃,从小就被周围的人捉弄、嘲笑。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心里的怨恨和不满越积越多,慢慢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从他小时候残害小动物,就能看出他心理已经出现问题了。
成年之后,这些负面情绪彻底爆发,转化成了难以控制的脾气和性冲动。
当时侧写里提到的 “紧张性刺激”,原来是他孩子刚出生,婚姻关系又紧张,这些压力一下子把他给压垮了,成了他犯罪的导火索。
之前大家对犯罪心理侧写这事儿,要么不理解,要么觉得不靠谱,经过这一遭,全都心服口服 。FBI 局长一看,这方法行啊,1978 年就正式批准行为科学科的教官,专门提供心理侧写咨询服务。
这剧的真实,真不是随便说说。剧情是真的,选角也特别还原真实人物。
这种高度还原,让整个剧的真实感直接拉满,每看一集,都像是在翻阅真实的犯罪档案 。
这部剧一共两季,每一季的评分都在 8.8 分以上,妥妥的高分神剧!
喜欢犯罪悬疑题材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赶紧下载看起来!
保证你一看就被深深吸引,沉浸在紧张刺激的剧情里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