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末日来临。
宇宙的星星一颗接一颗地熄灭。
而更奇怪的是,无论你看向哪里。
街边的广告牌、商店的橱窗,都印着一个名叫查克·克兰茨的男人微笑的脸。
旁边写着“谢谢你,查克,39年的好时光”。
为什么世界末日和一个叫查克的人有关?
没人说得清。
——《查克的一生》
这就是电影《查克的一生》的开场。
这部由曾执导过《鬼入侵》的迈克·弗拉纳根导演。
改编自斯蒂芬·金短篇小说的电影,不走寻常路。
它没有从出生讲起,而是从生命的终点。
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的终点。
开始讲述查尔斯·“查克”·克兰茨的一生(由“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
电影就像一本翻开的书,分成三个主要部分,但顺序是倒着的: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濒临崩溃的世界。
火山喷发、洪水肆虐、互联网瘫痪,人们惊恐不安。
马蒂(奇威特尔·埃吉奥福尔 饰)在混乱中试图联系前妻。
两人在电话里聊起人类的渺小和面对终结的无力感。
最让人困惑的是无处不在的查克海报。
世界在消亡,仿佛在向这个神秘的查克告别。
直到最后,一个惊人的联系被揭示。
这个末日景象,其实是病床上垂死的查克脑海中浮现的景象。
是他对世界终结的想象投射。
马蒂,则可能是他记忆中一个模糊的身影。
时间倒回查克的中年。
他是一个普通的会计,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然而,某天路过街头,听到一位女鼓手(泰勒)的演奏。
他像着了魔一样,突然放下公文包,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起了舞。
这场即兴的、充满生命力的舞蹈,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个极其鲜明、自由的瞬间。
舞后,他与鼓手、一位女舞者的短暂交流也充满了温暖。
当被问及“为什么开始跳舞?”时。
查克只是简单回答:“不知道。”
这个看似平凡却闪耀的时刻,后来成为他在病痛中珍贵的回忆。
最后,我们回到查克的童年。
他由祖父母抚养。
他家的老房子里有个神秘的阁楼,祖父严厉警告他不要上去。
原来,阁楼里藏着预知未来的秘密。
能让人看到自己生命终结的景象。
童年的查克,在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后,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打开了阁楼的门,看到了未来病床上垂死的自己。
这个沉重的“剧透”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早地理解了生命的有限。
祖母和学校舞蹈老师的鼓励。
特别是舞蹈带来的释放,为他日后面对命运埋下了种子。
那句贯穿全片的“我包含万物”,正是他理解自身与世界联系的核心。
《查克的一生》不是一部传统的线性叙事电影。
它的倒叙结构、世界末日的设定和阁楼的秘密,都充满了神秘感和悬疑色彩。
不断吸引观众去拼凑查克的人生拼图,思考其中的关联。
这部电影的核心。
是斯蒂芬·金和弗拉纳根一贯对生命、死亡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探讨。
它借由查克这个角色,一个提前知道自己“结局”的普通人,提出了一个直击心灵的问题:
如果生命注定有限甚至已知终点,我们该如何活着?
查克的答案不是宏大的成就。
而是体现在那些看似微小的瞬间。
街头自由起舞的冲动、与陌生人短暂的温情、祖母的关爱、童年探索未知的勇气。
抖森动人的表演,传递出一种信息。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和体验的浓度。
不在于逃避死亡,而在于清醒地、充满感受地活在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