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恐惧:一份干了几十年的工作,突然被剥夺,生活没有了保障,家庭也变成了负担。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年男人。
他在失业与绝望之间,铤而走险选择走上犯罪道路,因为他觉得自己"真的是无可奈何了"。


无可奈何/选择有罪(港) / 征人启弑(台)

万秀在造纸厂待了 25 年。
他有看似圆满的家庭:妻子美莉(Son Ye-jin 饰)、两个孩子,还有那栋买来不久的房子。

可当公司被收购,裁员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时,
这个他以为永远属于他的职业身份,突然被剥夺,他开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



在家庭聚会上,他还在假装没事。
他烧烤,拥抱孩子,和妻子谈笑,所有人都以为他还拥有一切。


但他心里清楚:那只是最后的幻象。
当解雇来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他失去的不只是工作,还有构成他身份的那一部分自己。

在走投无路之际,昔日的同事给了他一家造纸厂的招聘信息。
挣扎没有出路,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万秀做了一个最极端的决定:他通过假招聘的方式,把潜在竞争者一个个约来。


他们来面试,他把他们当成敌人。
他杀掉他们,只为了给自己腾出一个位置。
万秀也许是"最笨拙的杀人犯"。
他的杀戮计划既荒诞又滑稽:偷看、蹲守、甚至被蛇咬。


但这疯狂背后,是一种被社会剥夺选择权的绝望,他重复说:我别无选择
电影前半段像喜剧:烧烤、家庭聚会、面试广告,一切看起来好像回到平静。
但当他杀人的时候,荒唐变得可怕:他笨拙、滑稽,却又在做最危险的事。
他用笑声掩盖焦虑,用荒诞掩盖痛苦。
这个黑色幽默正是朴赞郁的杀手锏。

他让观众在发笑之余,突然意识到:
这是对职场焦虑、对中年危机、对被抛弃恐惧的一场血腥控诉。
同时,朴赞郁把电影的社会意义写得非常锋利。
他说这故事他酝酿了20年,现在才拍,只因为职场不安全感变得比以往更真实,也更危险。
这不只是一个人发疯,而是资本主义本身的一种扭曲:公司裁员、自动化、AI让人更容易被取代。
万秀不是孤身一人。
他有爱他的妻子、有孩子,也有一个他拼命想守住的家。

但当他决定杀人,他也在毁灭他最想保护的一切。
朴赞郁并不把他写成彻底的恶人,而是一个因绝望而扭曲的好人。
妻子美莉在他的暴力计划里,是无辜者,也是他是否还能回头的关键。
他说要做杀戮,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他怕就连这个家都被剥夺完。

片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是:万秀疯狂爱养盆栽。
这些盆栽象征他对生命的控制欲。
他剪枝、缠铁丝,像在安排自己的人生轨迹。
而他的温室,就像他的小小王国:
外面是他无法逃避的资本体系,里面是他用暴力筑起的堡垒。

这个细节太朴赞郁了:普通家庭、狂野杀意、社会焦虑,全在一个温室里纠结。
万秀的计划并没有给他一个完美胜利。
电影的最后一幕,他站在自己的选择和后果之间,满眼是血,也满心是绝望。
他的胜利是他残留的尊严,但代价是他的人性和家庭。

朴赞郁选择用模糊但重击的方式结束这场闹剧。
但同时又好像在反问观众:
真正的问题不是他杀了人,而是谁逼他杀人。
在资本冷酷、自动化盛行的时代,他所说的别无选择,是他最后的呐喊,也是对社会的致命质问。
万秀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彻底的恶魔。
他是一个在现实面前,被逼成怪物,却仍然在为家人、为尊严挣扎的普通人。
我们看他的杀戮,不只是因为震惊,更因为我们害怕:
在这个时代,是否人人都有一条别无选择的暗路?
看完这部电影,你会愤怒,也会心疼;
但你更会开始问自己:
如果是我,面对绝望,会不会也用极端方式去抢回被夺走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