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名導往往執著於自己的藝術追求。
然而,你可曾見過爲了心中的烏托邦,自掏腰包1.2億美元來打造一部電影的嗎?
這正是《教父》系列傳奇導演科波拉的驚人之舉。
遺憾的是,這部電影無人問津。
這回是真拍出了烏托邦,只不過這個烏托邦實在太過抽象——
《大都會》
Megalopolis
這部影片由傳奇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歷經四十餘年的執念與籌備,可謂坎坷。
然而,影片自問世以來便飽受爭議,現實與理想的碰撞在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科波拉為將《大都會》搬上大銀幕付出了巨大努力。
由於沒有任何片商看好這部作品,2021年,科波拉自費籌集了1.2億美元的資金,來啟動這部他心心念唸的作品。
影片故事發生在被稱為“新羅馬”的幻想大都市中。
這裏的社會階層分化嚴重,奢華與貧困並存,市民的怒火隨時可能爆發。
在這個背景下,有一位夢想家般的建築師凱撒。
他持有一項令人費解的特技——能讓時間停滯。
然而,這項技能並不遵循常規邏輯。
甚至在凱撒高樓邊緣冒險時,時間雖停,重力卻似乎仍在作用,令人疑惑重重。
導演的意圖並非塑造一個邏輯嚴密的超能力,而是沉醉於“時間操控”這一概念的魅力。
凱撒不僅擁有這項特異功能,他還發明瞭一種革命性的建材——“巨龍”。
這種材料神秘莫測,據說能封存記憶、變形飛行,然而其具體作用機制始終是個謎。
導演似乎更願意讓觀眾在想象中遨遊,而非用言語解釋一切。
凱撒的宏偉願景是利用“巨龍”材料,打造一座理想的城市。
這座城市智慧且富有生命感,能隨天氣變化自動調整,交通流暢無阻。
更重要的是,它承諾給居民帶來幸福與滿足,因為城市將與人們共同“成長”。
然而,關於幸福如何實現、城市如何成長的細節,導演同樣留給了觀眾無限的遐想空間。
當然,這個看似完美的烏托邦計劃並非沒有阻力。
現實主義者市長、凱撒的前情人——一位記者。
以及他那位放蕩不羈的堂弟,都對凱撒的計劃表示了質疑和挑戰。
他們各自帶著不同的目的和動機,紛紛找上凱撒,引發了一系列複雜的劇情衝突。
光看劇情簡介已經十分晦澀抽象了。
更甚的是,影片的臺詞也備受詬病,充斥著令人尷尬的內容。
以至於我在觀看的過程中,十分疑惑演員究竟有多強的信念感,才能將這樣的臺詞念出口。
《大都會》在戛納首映後口碑慘淡,被普遍認為是爛片之作。
美國片商對影片的商業前景不看好,科波拉又花了2000萬美元自費發行,卻仍未能吸引觀眾。
科波拉在《大都會》中試圖探討諸多社會主題,如社會分層、娛樂至死和腐敗等。
然而,由於內容過於龐雜且挖掘深度不足,導致這些主題的探討都顯得浮於表面。
影片的整體氣質時而荒誕不經,時而像磕Y後的胡言亂語,令人哭笑不得。
《大都會》的失敗並不令人意外。
當年,《教父》牢牢佔據著IMDB TOP1,並且豆瓣評分高達9.3,而如今的《大都會》評分4.9,成了今年的大爛片!
事實上,科波拉自《現代啓示錄》之後,儘管他仍保持著古典主義氣質,但已無法再現早期傑作的魅力。
這部影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自費向世界宣泄了積攢多年的社會認知,卻遭遇了市場的冷遇。
也有影迷認為這部電影太過超前,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大都會》會被重新發現。
那究竟是否如此,只能交給時間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