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90年代初,一個青春靚麗的女孩在"少女隊"裡翩翩起舞,用甜美的笑容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
沒錯,她就是徐若瑄。從偶像女團到影視演員的轉型之路並不平坦,雖然在《笑林小子/旋風小子 / 卜派小子》中嶄露頭角,但似乎還缺少那個真正的突破點。
人生總有岔路口,1994年,徐若瑄做出了一個令很多人意外的選擇——出演三級片。
這個決定讓她在1994到1995年間完成了三部備受爭議的作品。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特殊的銀幕歲月。
《終極獵殺》
1994年的這部作品又叫《桃色天使》,講述了一個復仇與正義的故事。故事裏的朱志傑是個執著的緝毒警察,在追查毒梟雷哥的過程中失去了搭檔。
爲了替戰友討回公道,他孤身陷入了一場危險的遊戲。徐若瑄在這部充滿陽剛之氣的警匪片中,像一朵綻放在硝煙中的玫瑰。
不少觀眾評價說:"動作戲還不錯,可惜故事老套。"也有人說:"呂良偉和單立文的演技很贊,但徐若瑄的角色有點生硬。
"確實,在這部充滿火藥味的動作片裡,徐若瑄的表演還顯得有些青澀。
《赤裸天使》
到了1995年,徐若瑄更加大膽地突破自我。在這部以臺灣鄉村為背景的作品中,她飾演的溫妮角色讓觀眾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影片的攝影很美,將田園風光拍得詩情畫意,但劇情卻顯得有些單薄。
有影評人這樣說:"除了優美的風光,整個故事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也有觀眾表示:"期待值很高,可惜劇情太亂。"影片試圖在藝術和情色之間找到平衡點,但似乎並不太成功。
《魔鬼天使》
同樣在1995年,徐若瑄與《新金瓶梅》女主角楊思敏合作了這部作品。
影片圍繞著愛情與現實的選擇展開,兩位女主角一個清純,一個嫵媚,形成鮮明對比。
觀眾們評價說:"兩位女主角的組合很有看點,可惜劇情太過老套。
"還有人說:"故事節奏太慢,浪費了演員的表現力。"這部電影雖然有不錯的演員陣容,但在故事性上仍顯不足。
這三部作品記錄了徐若瑄演藝生涯中一段特殊的時期,也反映了那個年代港臺影視圈的獨特風貌。
雖然這些作品現在看來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它們確實是徐若瑄演藝生涯中不可磨滅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