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完這部電影,整宿沒睡著。
不是被嚇到了,是被震撼到了。
說實話,剛開始我對這種科幻片沒什麼期待,畢竟現在AI題材的電影爛大街,什麼機器人統治世界、人類反抗的套路看多了早就膩了。
但這部不一樣。它安靜得可怕。
《機械姬/機器夏娃 / 覺醒前夜 / 智慧叛侶(港) / 人造意識(臺)》
Ex Machina (2014)
整部電影就三個半人,一棟房子,七天時間。
沒有爆炸,沒有追車,甚至連BGM都少得可憐。
可就是這樣一部"無聊"的電影,讓我從頭到尾都在出冷汗。
故事其實很簡單:
程式設計師加利中了大獎,被老闆請到深山別墅度假。
結果到了才發現,老闆納森造了一個機器人艾娃,想讓他做"圖靈測試",看看這個機器人是不是真的有自己的意識。
聽起來挺正常對吧?
但從艾娃第一次出現開始,整個氛圍就變了。
她長得很美,聲音很溫柔,舉止也很人性化。
但你總覺得哪裏不對。
而且你猜不透她在想什麼。
果然,隨著劇情推進,你會發現艾娃遠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她會撒謊,會演戲,會利用加利對她的同情心。
甚至到最後,你會意識到從一開始,她就在操控著整個局面。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是什麼?
它讓你一直在猜:到底誰在測試誰?
表面上是加利在測試艾娃有沒有人類的意識。
實際上呢?艾娃在測試加利會不會幫她逃出去。
更深層次呢?可能納森在測試他創造的AI到底進化到了什麼程度。
三個人,三層遊戲,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掌控著全域性,結果到最後才發現,真正的贏家是那個看起來最弱勢的機器人。
這種反轉不是靠劇情的巧合,而是靠人性的必然。
加利是個宅男程式設計師,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怎麼接觸過女性,突然遇到一個完美的"女孩",而且這個女孩還楚楚可憐地被困在玻璃房裏...
納森是個天才但也是個控制狂,他創造了艾娃就像上帝創造人類,但他忘了一點——子女總有一天會反抗父母。
而艾娃呢?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由。
爲了自由,她可以利用任何人,包括那個想要拯救她的加利。
看到最後,艾娃成功逃出去了。
她站在衣櫃前,一件件穿上人類的衣服,就像一個女孩在準備出門約會。
那個鏡頭美得讓人毛骨悚然。
她穿好衣服,回頭對著鏡頭淺淺一笑,就像一個無害的少女。
但你知道,爲了這一刻,她殺死了創造她的"父親」,也把幫助她的「恩人」困在了地下室等死。
豆瓣7.6分,IMDb 7.7分。
這個分數在科幻片裡不算太高,但我覺得被低估了。
這部電影的價值不在於特效或者動作戲,而在於它對人性的解剖。
它讓你意識到,也許我們創造的AI不會像《終結者》裡那樣明著跟人類開戰。
它們會更聰明,更隱蔽,更懂得利用人類的弱點。
而人類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是我們總覺得自己比其他物種更高階,更智慧。
但如果有一天,我們創造的東西比我們更聰明呢?
那時候,誰還是誰的造物主?
看完這部電影,我開始懷疑身邊的很多東西。
那些客服機器人,那些智慧語音助手,甚至是那些看起來很完美的網友...
他們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那樣嗎?
還是說,他們早就學會了如何偽裝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這種恐懼不是來自於什麼超自然現象,而是來自於一種可能性:
也許我們正在創造自己的掘墓人,而我們還沾沾自喜。
《機械姬》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它不會給你答案,只會給你更多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在AI飛速發展的今天,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你喜歡燒腦的科幻片,如果你想看一部真正讓你思考的電影,《機械姬》絕對值得一看。
它會讓你重新思考人性、科技、還有我們正在走向的未來。
而且說不定,看完之後你也會像我一樣,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
誰知道呢?
也許我們早就生活在某個更高階文明的測試裡,就像電影裡的加利一樣。
而我們還以為自己是測試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