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被火光劈開,警笛聲像割破空氣的刀。
銀行大門的玻璃碎裂成漫天鋒利的星屑,怒吼的人群推著保安,像海潮一樣涌進大廳。
有人舉著磚頭,有人撕下廣告牌當武器。
取款機螢幕上冷冷地閃著一句話:"現金不足"。
在混亂的人海背後,有一個女人安靜地關掉了電腦。
她叫妮娜,銀行職員。
而這場讓全城失去現金、讓街道淪為戰場的災難,正是她一手策劃。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你聽我細細道來。
壞賬銀行/壞銀行
兩個月前,她還只是"信貸國際"裡的一枚螺絲釘。
有能力,卻沒位置;
有野心,卻被當作工具人。
她的上司盧克,是董事長的兒子,不懂業務,卻喜歡帶她充門面。
在一次與客戶的會談中,客戶提問把他問懵了,她幫他解圍,單子成功簽下。
可幾天後,她卻收到了解僱通知。
理由?
是由於她向客戶提供錯誤資料。
可她心裏明白,這只是盧克的面子工程。
在這家公司,沒有後臺,你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就在她以為只能灰溜溜收拾東西離開時,意外的驚喜讓她喜出望外。
原來是她收到了德國全球投資集團的邀約電話,對方想讓她去公司上班。
電話那頭的人告訴她告訴她:努力是最便宜的貨幣,能換來機會的,從來是關係和權力。
新公司的第一仗,就是對準老東家。
她的目標是盧克。
戰果,毫無懸念。
首款信貸產品一炮而紅,讓盧克徹底被壓在地上摩擦。
對方終於失控,在電話裡劈頭蓋臉辱罵她。
可這一次,她沒有回擊,而是安靜地佈下更大的局。
她慢慢拉攏同事,把敵意變成聯盟。
在最關鍵的節點,她利用關係網精準反擊,讓盧克捲入詐騙案,被當場拷走。
那一刻,她第一次嚐到了反轉的甜。
但她要的不止是贏一場戰鬥。
她要一場足以撼動根基的戰爭。
在她的佈局下,金融系統出現裂縫。
現金流被切斷,取款機接連癱瘓,儲戶恐慌,暴亂爆發。
這一次,她不是擊敗某個人,而是讓整座城市為她的復仇付出代價。
《壞賬銀行》毒的地方,在於它揭開的不只是銀行的黑幕,還有人性裡的冷漠與貪婪。
升職靠踩人,合作要設局,忠誠只是一次性消耗品。
它節奏快得像子彈,沒有廢話,兩集就能讓你看清每張笑臉背後的刀鋒。
德劇的精準和冷感,讓這場職場逆襲與金融陰謀顯得更真實,也更讓人窒息。
妮娜從被動挨打,到操盤全域性,學會的不只是生存,而是用規則反殺規則。
看完你會明白,在現代社會,能讓城市停擺的那雙手,比任何槍都危險。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