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上映的美國恐怖片《驅魔古法》,以墨西哥民俗文化為基底,構建了一場關於信仰、痛苦與宿命的恐怖敘事,影片在錫切斯電影節首映後引發關注,其獨特的驅魔儀式設計與心理驚悚氣質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影片圍繞記者洛佩茲的探險展開,童年時目睹母親被巫師驅魔後異變的創傷,使成年後的她成為無神論者。為撰寫原始部落報道,她闖入墨西哥“拉博卡”禁地,卻遭女巫綁架並指控被惡魔“波斯特基”附身。
隨著雞血塗身、羊奶灌飲、鹽圈困魂等儀式推進,超自然現象逐漸顯影,蠟燭無故熄滅、老鼠被神秘力量吞噬,甚至洛佩茲透過痛苦自虐逼出惡魔的極端場景,將驅魔行為推向道德與肉體的雙重拷問。
洛佩茲是典型“覺醒型”主角,從最初的唯物主義質疑,到目睹惡魔具象化後的信仰崩塌,其心理轉變充滿層次感。
女巫與助手則構成神秘主義符號體系,前者象徵傳統信仰的守護者,後者透過納瓦特爾語咒文與原始圖騰強化儀式真實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殘缺死神波斯特基”的設定,它透過吸收痛苦壯大,迫使驅魔者與被附身者共同陷入痛苦共生的倫理困境。
影片對驅魔儀式的刻畫突破西方傳統框架。雞血、橄欖油、羊奶、鹽等日常物品被賦予神聖與汙穢的雙重屬性,形成“清潔-汙染”的辯證空間。
最震撼的當屬“釘十字架”場景:洛佩茲被釘於木架,透過肉體痛苦逼出惡魔,這一改編自拉丁美洲民間傳說的儀式,將驅魔行為異化為自我獻祭的暴力美學。而“九重鎖魂”概念的引入,每重鎖需對應生辰八字相剋的活人鎖,更將驅魔昇華為命運糾纏的哲學命題。
導演透過手持攝影與低光場景營造壓抑感,青瓦白牆間若隱若現的鬼影、祠堂樑柱暗藏的血咒經文、深夜井中傳來的嬰兒啼哭,構成視覺上的窒息感。聲音設計尤為出色,編鐘低鳴與嗩吶裂帛的複合音軌,配合次中音號演奏的“送魂曲”,在聽覺上形成強烈的心理壓迫。
而“陰陽倒置”的設定,白天看似正常的村落,在月光下顯現血月籠罩的異象,則透過時間維度的恐怖延伸,超越了空間恐怖的直觀衝擊。
最終,宿命般的迴圈揭曉,洛佩茲母親曾經歷相同儀式,而她也終將成為新任巫婆,為下一個闖入者執行古法驅魔。
電影《驅魔古法》對民俗信仰的深度挖掘、對痛苦倫理的哲學探討,以及陰翳美學的視覺創新,仍為恐怖片愛好者提供了獨特的觀影體驗。
當洛佩茲最終選擇留在“拉博卡”成為新任巫婆時,影片丟擲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真正的驅魔,究竟是消滅邪靈,還是直麵內心的恐懼,這種對信仰與救贖的終極追問,讓這部小成本恐怖片在恐怖之外更添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