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地獄之輪》。
這部劇沒有英雄主義的光環。
沒有浪漫化的西部傳奇。
只有1865年太平洋鐵路工地上揚起的塵土和鮮血。
《地獄之輪》

故事開始於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最西端的工地。
前聯邦士兵卡倫·博漢農帶著滿身傷痕來到這裏。
他不是來找黃金的。
而是想在這個離文明最遠的地方忘記戰爭。

可工地的現實比戰場更殘酷。
愛爾蘭勞工爲了一口威士忌能打得頭破血流。
中國勞工用扁擔挑著十幾根枕木在懸崖邊行走。
摩門教徒則在祈禱間隙偷偷丈量著印第安人的土地。

博漢農被安排負責最難啃的路段。
要在一週內打通魔鬼峰的山體隧道。
工頭塞給他一隊中國勞工。
領頭的陳姓老人總是不聲不響地把最危險的活攬給自己。

第三天塌方時。
陳老伯用身體撐住了鬆動的岩層。
讓其他工友得以逃生。
等博漢農帶人挖開碎石。
發現他至死都保持著支撐的姿勢。

工地的另一頭。
奧爾森帶著懷孕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在篷車裏。
每天下工後都要加固被風吹得搖搖欲墜的帳篷。
他的小女兒總在收集野花,說是要送給即將出生的弟弟。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沖走了半個營地。
當博漢農在淤泥中找到那本溼透的聖經時。
裡面還夾著一朵壓扁的藍色小花。

最讓人揪心的是黑人鐵匠埃拉姆的處境。
這個曾經的奴隸靠著精湛的手藝在工地立足。
卻既不被白人監工接納,也不被其他黑人信任。
夜裏他總是一個人打磨鐵具。
火光映照下,他背上鞭痕的輪廓格外清晰。

鐵路公司的代表杜蘭特偶爾會來視察。
這個永遠穿著乾淨襯衫的男人站在泥濘中就像個外星人。
臨走時,他的皮鞋在馬車踏板上留下一個泥印。
正好踩在一箇中國勞工剛洗好的衣服上。

隨著鐵路不斷延伸,衝突也越來越激烈。
愛爾蘭勞工認為中國勞工搶了他們的工作。
開始集體抵制上工。
博漢農不得不帶著幾個中國勞工另開灶臺。
在遠離主營地的地方搭起簡陋的工棚。

某個深夜。
當愛爾蘭勞工前來挑釁時。
他們發現陳老伯的徒弟正在教博漢農用筷子。
這個安靜的年輕人抬起頭。
用生硬的英語說:“鐵路,是大家的。”

全劇最震撼的段落髮生在鋪軌競賽的白熱化階段。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華工隊伍即將與聯合太平洋匯合。
雙方都在瘋狂趕工。
在最後衝刺的48小時裡。
博漢農的隊伍創下了日鋪7英里的紀錄。

當兩條鐵路終於對接時。
官方攝影師忙著擺拍握手言和的場面。
鏡頭卻轉向路基下方。
那裏躺著十幾個再也沒能站起來的勞工。
他們的草蓆被隨意捲起。
等待統一掩埋。

《地獄之輪》的厲害之處。
在於它拍出了那些課本上永遠不會記載的名字。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