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在腦海中幻想過生活中最可怕的瞬間。
但看完今天要說的這部劇後,才發現最恐怖的開始,其實是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對話。
那天,瑪麗莎下班後到約定好的公寓門口,準備接兒子米洛回家。

她按響門鈴,腳邊還放著孩子最愛的零食。
門開了。
站在門口的不是保姆,也不是其他家長,而是一位她從未見過的女人。
女人皺著眉,說得輕飄飄的:
"抱歉,我不知道你是誰……也不知道你在找什麼孩子"。

這就是近期開播的大熱劇集《都是她的錯》,本劇改編自安德烈婭·瑪拉的同名懸疑小說。
故事的開局,可謂是每個家長的噩夢。
但孩子的失蹤只是表面,更大的謊言藏在大人心裏。
都是她的錯

警方搜尋一圈都沒找到孩子。


學校也說米洛放學後是正常離開。
丈夫皮特一副再等等的態度,反而讓瑪麗莎更心慌。
她開始一層層回想:
是不是記錯地址?
是不是有人冒充?
是不是孩子出了意外?
但每個細節都對得上,只有米洛不見了。

她越追問,身邊的人越顯得奇怪。
朋友逃避的眼神,丈夫說話像背稿似的。

甚至那個陌生女人凱莉,也從最初的冷靜,逐漸顯露出一種令人不安的執念。
所有人都不像是在幫她找孩子,
而像是在等她自己撞上某個真相。

凱莉的身份被警方查出來時,瑪麗莎整個人都震住了。

凱莉失去過一個孩子。
米洛失蹤當天是她兒子的忌日。
她堅信,米洛就是她的孩子,只是被人偷走了。
聽上去很荒唐,但她說得無比篤定。
那種眼神,不是瘋癲,而是痛到極限後的麻木。
瑪麗莎忍不住問了一句:"你為什麼會覺得我的孩子是你的"?
凱莉只說了四個字:
"因為我知道"。
隨著調查推進,一個被深埋多年的秘密終於被扒開。
多年前發生過一場車禍,那場車禍不僅帶走了一個嬰兒,還把兩個家庭的命運徹底攪碎。

彼得知道這件事,因為那場車禍帶走了他的兒子。
他知道孩子被調換、知道凱莉的痛苦、知道另一位母親失去了真正的兒子。
但他選擇了沉默。
選擇守著不是自己的孩子,活成一段謊言。
選擇讓瑪麗莎在不知情的狀態下,養著別人的孩子十幾年。

而這一次失蹤事件,是多年來壓抑的真相徹底失控的結果。
彼得倒下的那一刻,沒有喊叫,沒有掙扎。
瑪麗莎也沒有哭。
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為自己奪回一點主動。
法治無法審判的錯誤,
她選擇自己來解決。
故事的結尾,米洛最終安全回到她身邊,但瑪麗莎已經不是故事開頭那個母親了。
她抱著米洛,看著他安靜地吃早餐,
那種目光像是重新學習什麼叫擁有。

警察沒有繼續追問,朋友也不再討論那天發生的事。
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彷彿他們都明白,有些家庭真相只能永遠留在暗處。
為什麼《都是她的錯》值得看?
因為它講的是每一個普通家庭都可能忽略的事實:
我們以為自己瞭解枕邊人,其實只瞭解他們願意展示的那一面。
它也講:一個母親爲了保護孩子,可以走到多深的黑暗裡。
故事不獵奇、不誇張,卻步步緊逼,讓人看完久久回不過神。
如果你喜歡《失蹤寶貝》《東城夢魘》這種深層心理懸疑,《都是她的錯》絕對不能錯過。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