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蘋果出了部神劇。
說神劇一點也不為過。
畢竟是《絕命毒師》和《風騷律師》團隊打造。
還是“小金”蕾亞·塞洪主演。
不過這次她可被整慘了。
——《同樂者 / 萬中選一 / 樂合之眾 》

美妙的末日
咱們看習慣了那種喪屍片,末日一來就是斷肢橫飛、血漿噴射。
但這劇不一樣。
它的末日,禮貌得讓你發毛。
故事發生在阿爾伯克基,對,還是老白的地盤。

起初就是一個研究員被小白鼠咬了一口。
沒過多久,這人就開始不對勁了,不是發燒變異,而是突然變得……特別祥和。

這種病毒傳播起來甚至有點“浪漫”——靠親吻,或者體液交換。
一夜之間,這玩意兒像野火一樣燒遍了全世界。
被感染的人並沒有變成行屍走肉,他們還是原來的樣子,能跑能跳,甚至智商暴漲。
但最恐怖的是,所有被感染的人,意識連成了一片。
——蜂巢意識。


全世界幾十億人,變成了同一個人。
知識技能完全共享,你會看到洗碗小妹開飛機,快遞小哥上手術檯,運動員背誦莎士比亞全集。
沒有了你、我、他,只有我們。
沒有了戰爭,沒有了嫉妒,沒有了焦慮。
所謂“同樂者”。
眾人皆醉,我“獨醒”?

女主卡羅爾是個特立獨行的暢銷書作家,平時本來就有點憤世嫉俗。
結果這場“幸福病毒”席捲全球的時候,她正好就是那個天選之子——免疫者。
全世界的人都high了,就她還清醒著。


卡羅爾當然不幹。
她看著身邊熟悉的人一個個消失。
身體還在,但那個獨一無二的靈魂沒了。
她的經紀人兼好友海倫,前一秒還在跟她吐槽,後一秒就成了它們的一部分。

它們善良得可怕。
一不殺生,二不說謊,三有求必應。
這幫“同樂者”也不強迫她。
它們有的是時間,甚至爲了討好卡羅爾,還專門造了一個“代理人”。
一個長得像卡羅爾小說裡角色的酷拽女海盜,專門來跟她聊天。


“同樂者”最大的任務,就是把地球剩下的免疫者,從“苦海”中解救出來。
為此他們甘願做出一切犧牲。
甚至有位免疫者要求空軍一號專機接送,世界名模相陪,“同樂者”們都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它們把地球打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遊樂場,你要啥給啥,除了自由意志,這裏什麼都有。

天堂還是地獄
這劇看到中間,我居然產生了一絲動搖。
你看啊,卡羅爾作為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她過得開心嗎?
並沒有。
她痛苦、暴躁、還要靠藥物和酒精來麻痺自己。
她守著那個自我,卻活得像條落水狗。

反觀那些被同化的人,沒有病痛,沒有精神內耗,連死亡都不再可怕,因為個體的死亡不代表集體的消亡。
特別絕的一個情節,卡羅爾情緒失控,那種巨大的負面能量居然透過連線,直接把連線進來的群體給罵破防了,導致成千上萬人瞬間宕機。
這就很諷刺了。
一個擁有人性的正常人,竟然成了這個完美世界裏最大的殺傷性武器。

如果是你,你選哪邊?
是保留那個整天焦慮、失眠、甚至有點卑劣的自我?
還是乾脆兩眼一閉,交出腦子,融入那個溫暖、全知全能的大家庭?

是科幻也是哲學
這部劇最有意思的在於那些非常哲學的對話。
卡羅爾不斷告訴“同樂者”,你們這麼做是在強迫別人,是在剝奪人性。
而“同樂者”反過來問卡羅爾:你沒成為過我們,你又怎麼知道我們不願意。
相反,我們成為過你,所以我們知道你有多痛苦,才更慶幸現在的美好。





卡羅爾反而成為那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
而且看這劇的時候我老是想到現在的AI。
如今的AI不就是把人類所有的知識和邏輯匯聚成一個超級大腦?
劇裡的“同樂者”,那種絕對理性、絕對效率、甚至有點機械化的慈悲,像極了現在AI給出的那些標準答案。

結果呢?
藝術死了,因為藝術需要痛苦;
個性死了,因為個性意味著分歧。
這部劇也剝開了一個很殘忍的真相:
我們人類引以為傲的人性,可能恰恰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但如果拿走了痛苦,我們還算人嗎?

劇還在播,不知道最後會給個什麼結局。
是卡羅爾哪怕玉石俱焚也要炸翻這個烏托邦?
還是她最終也沒扛住,最後也微笑著說出一句:“We is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