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一部电影的好与不好,取决于导演和编剧如何展现它。
而不是依靠画面、明星阵容或是外界的炒作。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有些地方没有达到突破性的高度,但它确实带给了我们独特的视角:tuo衣舞工作者的视角。
欲望飞扬/欲望舞场/吾欲吾求
玛侬,年轻、聪明,但生活对她来说并不宽容。
她原本有一条规划好的人生路线,曾是一个大学生。
但因为没有经济支持而不得不退出学业,甚至在超市做售货员,依然为生活奔波。
她与同学和舍友的关系也日益疏远。
没有父母的支援,她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应对一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玛侬选择了成为夜场工作者。
她的选择有部份原因是出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
但同时她不喜欢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但身边的人,尤其是舍友的轻蔑,依旧让她无法反驳。
第一次和同事们聚会时,她低头沉默,没人理解她选择背后的故事。
她在每一场表演之后都显得异常冷静,甚至有些乐在其中。
她在工作中赚的钱迅速填补了她的房租问题,这种"来钱快"的优势让她一度迷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生活逐渐被这种工作绑住了。
玛侬选择这份工作,并非因为它符合她的梦想。
她曾有过追求博士学位的念头,但在这个看似完美的社会中,她的学业被打断了。
最终,她只得选择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当她看到那些身着各式服装的同事,她自己也在其中找到了暂时的归属感。
但那份归属却并非她真正的自豪感。
《欲望飞扬》并未美化这个行业,反而揭示了它最为残酷的现实。
虽然舞台表演带来富裕与短暂的逃避,但背后潜藏的恶劣环境,以及可能发生的性别暴力与精神摧残,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玛侬并没有忽视这些隐患,但她也学会了从中寻找某种"自由"。
在这片混沌中,她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出口。
当她在这条路上逐渐走得更远,逐渐习惯了夜场的规则时,
她却在不经意间也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她爱上了自己的同事。
这段关系不仅挑战了她对自己性别、x欲的理解,更让她看到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
当一个人为了生存而做出选择时,我们是否有权去指责她的行为?
她是不是在这条路上完全没有选择?
《欲望飞扬》没有通过玛侬的故事来告诉我们"她是对还是错"。
而是通过她的生活来讨论了更深层的社会问题:性别、贫困、道德困境以及对爱的理解。
在玛侬的故事里,她所从事的工作代表着社会的隐形压力,代表了一个在压力下逐步崩解的人的挣扎与妥协。
玛侬的选择,或许是无奈的、充满痛苦的,但她依然在那条路上走着。
在她的世界里,金钱代表了自由,但也让她付出了与之相应的代价。
而这个代价,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轻松接受的。
玛侬的故事里,没有对与错,只有人在困境中的选择、挣扎与成长。
《欲望飞扬》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展示某种价值观,它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留给观众去思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