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每周都有"尺度炸裂剧"刷屏的时代,《欢愉的艺术》依旧成功杀出重围。
它不靠悬疑、不走科幻,它只靠两个字:禁忌。
这部源自戛纳首映的迷你剧,仅六集,但却赤裸的上演一场女性如何在压迫与欲望中崛起的故事。
欢愉的艺术/快乐的艺术 / 寻欢之道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西西里,一个被宗教和父权深度捆绑的小岛上。
这里,女性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主角莫特斯塔出生在一个阴冷的家庭:母亲暴戾、妹妹智力障碍、父亲多年未归却在重逢后对她下手。
那个夜晚,是她人生的分水岭。
家中突发火灾,她站在火光中,无声无息地旁观。
她既没有呼救,也没有营救。
那一刻,她彻底与过去的自己断裂。
从火焰中走出的她,不再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一个开始选择命运走向的女人。
莫特斯塔被送入修道院,这里表面上是避风港,实际上却成了她另一个战场。
她很快察觉到院长莉奥诺拉对她的特别关怀,并巧妙利用这份情感制造了一段暧昧关系。
在修道院这片"圣洁"之地里,她不再只是被爱,她学会了如何操控爱。
当这段关系被人察觉、院长试图抽身之际,莫特斯塔的第一次真正"主导权行动"到来了。
她亲手制造了一场"意外"。
从阁楼跌落的院长尸体,成了她权力博弈中第一个代价。
出人意料的是,院长在临终前留下一纸遗嘱,竟将部分遗产赠予她。
这份财富不仅是物质的保障,更是她向上阶级跃迁的钥匙。
她带着这份"入场券"踏入布兰迪福尔迪家族。
面对这座庄园,她没有丝毫胆怯。
而是像棋手入局那样,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
她先是赢得了千金小姐比阿特丽斯的情感,在隐秘的角落悄然开展一段女女情愫;
接着又利用司机对她的迷恋,建立了表面上忠诚的婚姻备选项;
同时,她对老太太公主盖亚献媚得恰到好处,逐渐获得了管理庄园事务的权力。
但她真正的杀手锏,藏在"血缘"这张牌上。
她明知家族少爷伊波利托身体虚弱,难以延续香火,便主动投怀送抱,达成婚姻;
随后又通过另一名男仆"借种",伪造出一位继承人,稳稳坐实她"正室"的地位。
从孤儿到贵妇,从修道院到贵族厅堂,莫特斯塔的每一步都踩在权力的节点上。
她懂得在情感中施压,在权力中布局,也清楚何时该主动出击、何时该静待时机。
许多人看到她的故事,会觉得她无情甚至残忍。
她确实亲手送走了信任她的人、欺骗了爱她的人、利用了弱于她的人。
但反过来看: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对她温柔过?
她每一次主动伸手,都只是为了不给命运下跪。
有人说她是加害者,她当然是;
但她首先是受害者,一个从"没有选择"的环境中挣扎出路的女性。
她用最激进的方式,抢回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欢愉的艺术》这部剧把一个被压抑到极致的女性,一点点打磨成一个"黑化"主角。
她不是为了复仇,不是为了拯救,而是为了在荒谬的规则里,活得清醒、活得强大。
很多人说这剧像宫斗剧、像情色文学。
其实它更像是一个沉重命题的艺术回应:如果善良注定无路可走,那是否可以通过欲望和权谋,反向塑造自由?
六集看完,你或许会爱她,也可能恨她。
但不可否认的是,莫特斯塔在泥沼中开出一朵极致的恶之花,不美好,但极其真实。
在这个道德与快感并存的荒原上,她选择了成为猎人,而不是猎物。
如此一位"女魔头"的诞生,未必值得效仿,但绝对值得凝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