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英国贵族的狗血史,多数人先想到的是温莎王室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却鲜少有人知道,米特福德家才是真正的"抓马天花板"。
这个能追溯到诺曼时代的名门望族,没靠爵位留名青史,
反倒凭六个女儿的离经叛道,在英国历史上凿了个"荒诞黑洞"。
谁能想到,同一对父母养出的六个女儿,能活成六种极端:
一个成公爵夫人却困在婚姻牢笼,
一个当法西斯头子情人甘受唾骂,
一个追共产主义跑遍战场,
一个跪舔希特勒成历史笑柄,
一个写小说封神,还有一个在姐妹的光芒里成了透明人。
异轨姝途/米特福德六姐妹 / 蛮横六姐妹
一战后英国经济垮台,米特福德家也未能幸免,股市几乎亏光几代人的家底。
最后只剩一座爬满藤蔓的庄园撑门面。
家族里唯一的儿子从出生起就被当继承人的模子养;
六个女儿呢?
她们没资格上学,没权利继承财产。
她们从小被按在绣绷前练仪态、学如何管理家庭。
她们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嫁个体面人家,给快散架的家族续面子。
大姐南希是最早被规训的。
她曾攥着初恋哈米什的手偷偷许愿,想跟这个写专栏的穷小子逃去伦敦。
可父母一句话就掐灭了火苗:"米特福德家的女儿,不能嫁连马车都雇不起的人"。
后来她遇见公爵家的小儿子,对方是出了名的纨绔,却胜在门第够格。
她答应对方求婚不过是应付家族催婚。
母亲却轻描淡写地劝:"婚姻哪有什么真爱?不过是忍一忍,让一让,再熬一熬"。
她终究还是穿上婚纱,把自己捆进了"贵族少奶奶"的壳子里。
二姐帕梅拉是个彻头彻尾的“边缘人”。
每天围着庄园转,管仆人、理花草、学插花,父母没对她抱太多联姻期望。
仿佛她只要安安静静待着,就不算给家族添麻烦。
她就像庄园里的老家具,存在却没人在意,连姐妹间的撕逼都轮不上她插嘴。
三姐戴安娜是最早完成任务的。
她嫁给伦敦顶级富豪,住豪宅、穿高定,每天周旋在名流派对,成了父母口中家族的荣耀。
可谁都没料到,这个看似温顺的阔太,会在一场法西斯演讲后彻底疯魔。
她听完英国法西斯联盟创始人莫斯利的演讲,当场沦陷。
转头就跟富豪丈夫提离婚,哪怕被全伦敦骂荡妇,也要当莫斯利的情人。
四妹尤妮媞的18岁成人礼,是米特福德家的炸药桶。
就算家底再薄,父母还是硬撑着办了场盛大酒会。
目的昭然若揭:让尤妮媞认识更多贵族子弟,早点定下来止损。
这场酒会的钱,全靠三姐戴安娜掏腰包。
可酒会散场后,尤妮媞坐在楼梯上哭到发抖:"我这辈子也要嫁个不爱的人,生一堆孩子,最后变成跟妈妈一样的人吗?"
戴安娜蹲下来,指尖划过她的礼服裙摆,说了句改变她一生的话:"别管别人要你做什么,去追你真正想要的。"
就是这句话,把尤妮媞推上了疯狂的路。
她跟着戴安娜接触法西斯思想,后来干脆瞒着家人跑到慕尼黑,成了希特勒的狂热粉丝。
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信仰,却不知道这条路早已通向深渊。
五妹杰西卡更离谱。
她从小就看不惯家族的特权做派,偷偷把马克思的书藏在枕头下,把共产主义传单塞进礼服内衬。
19岁那年,她趁着家里办派对,跟一个犹太共产主义者私奔了,
临走前还偷了母亲的珠宝当路费。
后来西班牙内战爆发,她直接跑到前线当护士,拿着枪跟法西斯士兵对峙,跟两个亲姐姐站成了生死对立面。
大姐南希曾在日记里写:"我的妹妹里,总有一个会变成英国人最恨的人......"
《异轨姝途/米特福德六姐妹 / 蛮横六姐妹》最狠的不是拍姐妹间的狗血撕逼,而是拍她们在时代夹缝里的挣扎。
那个年代的英国女性,多数被锁在厨房和育儿室里,连说话都要压低声音。
可米特福德家的六姐妹,就算走的路再荒唐,至少敢对命运说不。
剧集最后,米特福德家还是卖了庄园。
这座承载了她们童年、也束缚了她们半生的房子,终于成了过去。
六姐妹最后一次聚在庄园里,拍了张黑白合照。
后来她们散落在世界各地,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社会活动家,有的成了历史书上的反面教材。
没人再说她们是"米特福德家的女儿"。
大家开始叫她们"南希·米特福德"、"杰西卡·米特福德"、......。
她们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名字。
就像剧里说的:"离经叛道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叛道"的勇气都没有。"
米特福德家的六姐妹,或许不是榜样,却是一面镜子。
她们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份不敢轻易说出口的"想要不一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