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十一岁的女孩,在自己生日当天,从阳台纵身一跃。

没有尖叫,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
家人发现后,只是默默走下楼,像在看一滩洒落的牛奶。

这个场景冷漠到令人窒息。
这不是犯罪新闻,而是一部希腊电影:《暴力小姐》。
可它残酷得比新闻更真实。
暴力小姐

故事发生在雅典。
在一栋看似普通的公寓里,住着一群行尸走肉。
父亲,是唯一的男性,也是绝对的统治者。

母亲对父亲是绝对的顺从,外婆沉默麻木,三个女儿和两个孙辈,都在他的阴影下呼吸。
小女儿安吉莉没有等来青春,却提前拥抱了死亡。
她的自杀像一把剪刀,撕开了这个家庭的外壳。
在这个家里,规则比空气更重要。
想出门?
必须报备。
想关门?
抱歉,门会被拆掉。
吃饭时,父亲不动筷,没人敢动。

孩子犯错,就得互相扇耳光。
学不会顺从,就用刀子在自己身上划口子。

暴力,不只停留在拳头上,更是一种彻底的奴役。
父亲的声音,像牢笼的铁锁,咔哒一响,所有人都得低头。
你以为这只是家暴?
错。
在夜晚,父亲牵着大女儿的手,把她送进陌生男人的房间。

在工厂废墟里,二女儿被一群陌生人撕扯羞辱,最后连亲生父亲也加入其中。


这不是父亲,这是皮条客。
这是把血脉当作商品的刽子手。
如果地狱有一席之地,他为什么还能活在人间?
你或许会问:
母亲呢?
外婆呢?
外婆冷漠得像一具雕像,因为她也曾是受害者,早年间被丈夫打到遍体鳞伤。
长期的压迫,把她训练成新的帮凶。

母亲更让人心寒。
小女儿向她呼喊妈妈,她紧闭双眼,假装一切不曾发生。

有时候,最大的残忍,不是出手,而是冷眼旁观。
她们明明看到孩子被带走,却假装熟睡。
她们明明听到哭喊,却只会掩盖、顺从。

警方和政府调查员上门。
一家人齐心协力演出了一场幸福戏码。
每个人都背好台词,连孩子都学会说谎。
照片里笑容灿烂,现实里尸骨未寒。
调查员临走时说了一句:
"真奇怪,这里死了一个人,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句话,像钉子一样钉进观众心里。
为什么安吉莉要跳楼?
她看到了大姐被带走,看到了二姐被折磨。
因为她知道,等到初潮来临,就轮到自己了。
她明白自己无路可逃。
所以,她选择在生日这天,提前逃离。
笑容背后,是最后的告别。

影片的最后,父亲死在床上,下体血流不止。
谁杀的?
没有答案。

但那一刻,大女儿脸上浮现出一种诡异的笑容:
惊恐、快感和解脱混杂在一起。
噩梦似乎结束了。
然而镜头里,外婆让女儿关上房门,黑暗中传来新的动静。
我们才恍然大悟:
施暴者倒下了,可暴力并没有终止,它只是在传递。

看完这部电影,最让人害怕的不是剧情,而是它与现实的重叠。
翻开新闻,你会看到:
父亲猥亵亲生女儿,母亲装作不知。
叔叔强奸侄女,家族选择沉默。
你以为这是个体的变态,其实这是人性的阴沟。
最恶毒的父母,不是穷,不是凶,而是把孩子当作赚钱的工具。
而最可怕的母亲,不是无能,而是选择站在恶的一边。

所以,片尾的那个问题也值得人深思:
"这样的父母为什么还不下地狱"?
......
愿所有孩子,都能拥有光明的家。
愿人间,少一点这样的黑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