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让我看完后背发凉。
但又忍不住想把进度条拖回去重看细节的电影。
起初,我以为这就是个低配版坎爷和他的狂热粉丝的故事。
但看着看着,那个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样的明星,还有他那帮势利眼的跟班。
竟然让我对那个处心积虑的闯入者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同情。
今天聊聊这部《潜伏者/狂粉心计(台)》。

电影一开场给人的感觉很熟悉。
如果你看过《夜行者/头条杀机(港) / 独家腥闻(台)》里那个眼神饥渴的吉伦哈尔,你大概就能猜到这电影的调性。
故事其实挺简单的:
马修,一个在古着店打工的普通男孩,遇到了正当红的流行歌手奥利弗。

奥利弗是个极度自恋,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偶像。
他在店里把自己电话号码给马修,不是因为他对马修感兴趣,而是因为他急需一个“真正的普通人”来听他的新歌,然后夸他几句。

这就好比你发朋友圈只是为了集赞,并不在乎谁点的赞。
但马修可不是什么憨憨。
只要能挤进奥利弗的圈子,他可以忍受一切。
奥利弗身边那群狐朋狗友,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把他当笑话看。
马修呢?他照单全收,甚至配合着自嘲,只为了在这个小圈子里哪怕多待一分钟。



总之,马修利用自己会拍视频的技能,硬是给自己在奥利弗身边凿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御用摄影师。
他很聪明,他知道奥利弗这种自大狂需要什么。
不是朋友,而是观众,是一个能把他捧上神坛的记录者。


这部电影的导演亚历克斯·拉塞尔是美剧《熊家餐馆》和《怒呛人生》的制片人。
难怪在看的时候,那种焦虑感和紧绷感扑面而来。
电影里用了大量的DV手持镜头。
那种摇晃的、低画质的画面,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偷窥。
你甚至能感觉到马修拿着摄像机时,那个镜头怼到别人脸上的侵略性。

很多人看完可能会觉得这又是一部《天才雷普利》或者是同性题材的擦边球。
但我得说,虽然片子里确实有那种奇怪的氛围,但这真的不是爱情故事。
这是Q力的游戏。

奥利弗和马修,这两个人都以为自己在掌控局面。
奥利弗觉得自己是国王,可以随意挑选谁留在身边;
而马修则像个耐心的猎人,或者说寄生虫。
他不记仇,他只记账。

每一次被羞辱,每一次被排挤,他都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信息,然后把这些变成武器。
他甚至利用其他竞争者的失误,不动声色地清理路障。
最讽刺的是,马修其实根本不爱奥利弗这个人。
他爱的是奥利弗代表的那个光鲜亮丽的世界。
他不想只是站在那个世界的边缘“潜伏”,他要进去,他要成为那个世界的主宰。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每个人都想“被看见”。
我们看着那些网红、明星的生活,觉得自己的人生平庸得可怕。
马修就是这种焦虑的极端化身。
他没有自我,他是个空壳,所以他必须附着在别人身上才能感觉到自己活着。
我们普通人不也是这样,遇到一些“上位者”,有时候也不得不戴上面具。
生活可能就是如此虚伪。

电影后半段,当马修终于撕下面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其实早就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店员了。
他赢了,但这种赢法,让人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