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這三部從的暴力狂歡到間諜傳奇,每一部看完保證腎上腺素飆升。
《漢娜/悍娜》
Hanna (2011)
少女殺手的成長之痛。
十六歲的漢娜從小生活在芬蘭的冰原森林,每天的訓練就是獵殺和格鬥。
父親是前CIA特工,把她當成完美殺手來培養。
直到那個按鈕被按下——
漢娜決定走出森林,進入真實世界。這一出來,CIA、各國特工全都盯上了她。
那場從摩洛哥地下基地的逃脫戲,漢娜突然哭著抱住審訊者,下一秒直接反殺。
整個逃亡過程一氣呵成,從地下室到公路追車,西爾莎·羅南那種冷漠中帶著困惑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還有那場柏林地鐵站的最終對決。
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CIA特工瑪麗莎,
她追著漢娜從遊樂園一路殺到童話主題公園,這個設定童話裡的純真對比血腥的現實。
漢娜最後舉起槍的那一刻,她不再是那個單純的森林少女,而是一個真正覺醒的殺手。
影片那種用童話元素包裝暴力,效果還挺特別的。
《極寒之城/極凍之城(臺) / 原子殺姬(港) / 原子美人 / 最冷的城市》
Atomic Blonde (2017)
塞隆女神的巔峰殺戮秀。
1989年,柏林牆即將倒塌。各國特工爲了一份間諜名單,在這座極寒之城展開血腥爭奪。
查理茲·塞隆飾演的洛林是英國MI6特工,表面上是來找回名單,實際上——她是美英俄三重間諜。
九分鐘一鏡到底的樓梯間打鬥,堪稱影史經典。
洛林從五樓一路殺到一樓,用高跟鞋、橡膠管、什麼都能成為殺人利器。
每一拳都拳拳到肉,塞隆拍這場戲連牙都磨掉了。
更狠的是那場冰浴療傷的鏡頭。
渾身是傷的洛林泡在冰水裏,一邊療傷一邊回憶剛纔的血戰。
這種反差美學,配上The Chemical Brothers的電子樂,氛圍感拉滿。
表面上是洛林的搭檔,實際想把名單賣給KGB賺一筆。
最後被洛林識破,死得也夠慘。
洛林最後坐著飛機離開柏林,那個笑容...
誰是真正的贏家一目瞭然,塞隆在這部片里美得致命,殺得優雅。
《殺死比爾》
Kill Bill: Vol. 1 (2003)
昆汀獻給暴力美學的最高禮讚。
"新娘"被自己的殺手組織在婚禮上滅口,昏迷四年後醒來,開始復仇之路。
烏瑪·瑟曼飾演的這個角色,是影史上最酷的女殺手,沒有之一。
第一個復仇目標"銅頭蛇"的家庭暴力戲碼。
新娘闖進薇薇卡·福克斯的家裏,兩人從廚房打到客廳,刀來劍往。
正打得激烈,校車停在門口——四歲女兒放學回家了。
兩個殺手瞬間停手,裝成普通鄰居聊天。這樣的黑色幽默,只有昆汀能玩得這麼牛。
新娘一個人挑戰88個日本武士。
昆汀用了450加侖假血來拍這場戲,那種視覺衝擊力至今無人能及。
五指穿心掌下去,比爾應聲倒地復仇完成,新娘終於可以和女兒團聚。
這不緊緊是復仇片,更是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這部B級片拍出了史詩感,把暴力拍出了美感。
主角的表演從冷血到溫柔,層次豐富非常讓人著迷。
最美的玫瑰,往往帶著最鋒利的刺。
最無害的笑容,可能藏著最致命的殺意。
想看女殺手大開殺戒的,從《殺死比爾》開始。
想看間諜暗戰的,《極寒之城》不會讓你失望。
想看成長題材的,《漢娜》值得一試。
最後提醒:這三部都是限制級,血腥場面較多。
但如果你能接受,絕對是深夜刷片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