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從不缺新聞,只缺能讓人真正動容的故事。
《我們的男孩》(Our Boys),這部以色列出品的迷你劇,並不是一部能讓人輕鬆入戲的劇。
它的節奏緩慢,鏡頭剋制,劇情甚至讓人喘不過氣。
它沒有爽感,沒有英雄光環,甚至連主角都似乎被稀釋在了人群與煙塵之中。
但它帶來的衝擊力,卻如雷擊一般,緩慢、沉重、卻刻骨銘心。
我們的男孩
故事的起點是一樁震驚世界的真實事件:
2014年夏天,三名以色列猶太少年在約旦河西岸被哈馬斯武裝綁架並殺害,舉國震怒。
隨後,耶路撒冷一名16歲巴勒斯坦少年穆罕默德被三名極端猶太人活活燒死。
這場復仇將整個中東推向新的暴力迴圈。
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犯罪調查劇。
主線雖然是警方追查兇手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你看到的更多是:
一群年輕的反恐特警,在無比沉重的民族情緒中艱難維持程序正義;
因孩子被燒死而痛哭的巴勒斯坦父親,面對鏡頭,竟只能哽咽地說我們不想報復;
三個猶太極端主義少年,他們用宗教為暴行洗白,用神的名義殺人,卻不知已將靈魂獻祭給仇恨。
《我們的男孩》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給你一個可以安放情緒的絕對惡人。
你甚至能在三個少年殺人兇手身上,看到他們因成長、教義、家庭而走向極端的邏輯路徑。
不是為他們開脫,而是逼你正視:仇恨,不是天生的,是社會、宗教、政治共同製造的。
這部劇在拍攝上極為剋制。
沒有任何誇張的鏡頭語言,沒有煽情配樂。
有的只是實景拍攝的街道、混亂的巷子、受害者家屬家中低矮的吊扇轉動聲。
這種冷峻,恰恰是最致命的情緒引導。
你在劇情的不斷髮展中,被迫靠近那個真實、血腥卻又被政治語言掩蓋的世界。
劇情節奏慢,是的,但每一步都在壓迫你的神經。
偵查推進時你為警方的剋制鼓掌,卻又因他們的無力感到絕望;
被害者家庭面對媒體、警察、政府的敷衍時的崩潰,又讓你感受到現實比劇本更刺骨。
整個調查過程中,鏡頭不厭其煩地拍下牆上的照片、家屬的沉默、嫌疑人父母的迴避。
你開始明白:這不只是追兇,而是在追問,我們究竟成了什麼樣的人?
編劇做得最狠的一件事,是不站邊。
在這片以宗教立國的土地上,編劇卻敢於將猶太極端主義正面呈現出來。
在以色列內部,這無疑是爆炸性的。
而《我們的男孩》卻偏偏敢於挑戰這個禁忌:
用劇情一刀一刀剖開那些看似神聖不可侵犯的信仰外衣,還原出其下野蠻與癲狂的真相。
更殘酷的是,這部劇在以色列引發了巨大爭議,甚至被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批評為污衊國家。
而劇集背後的製作方,正是以色列本土最具影響力的HBO合資單位。
這種在刀尖上跳舞的勇氣,也讓人肅然起敬。
我們都以為自己站在正義一方。
但正義,真的那麼簡單嗎?
這部劇不會給你答案。
它只會在你胸口留下一個燒焦的烙印,然後離開。
留下的痛,卻久久無法癒合。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