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充氣娃娃之戀 / 拉爾斯和“真實”女孩 / 拉爾斯和真實女孩》這個片名時,許多人或許會像最初的我一樣,下意識地產生誤解,以為這是一部帶有獵奇或低俗色彩的影片。
看似荒誕的標題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溫暖到令人淚流滿面的故事。2007年上映的這部影片由瑞恩·高斯林(中國影迷稱他為“高司令”)主演,講述了一個內向寡言的男子拉斯與網上訂購的充氣娃娃比安卡之間的愛情故事。
當你真正沉浸在影片的敘事中,就會發現導演克雷格·吉勒斯佩用一種極致溫柔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關於孤獨、理解與治癒的動人故事。
而從幕後花絮中得知,導演要求劇組像戲裏一樣善待充氣娃娃比安卡:搬運時輕拿輕放、只在有戲份時出場、換裝需在拖車中進行,這份特殊的禮遇,不僅是對角色的尊重,更暗合了影片的核心主旨:每一份孤獨的靈魂,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01
影片中,瑞恩・高斯林飾演的拉斯,是一個心靈被困在童年時期的成年男子。他的母親因生他難產而去世,父親為此陷入重度抑鬱,而哥哥因為無法忍受這種壓抑而選擇離家出走。
拉斯從小生活在“倖存者內疚”中,潛意識裏,他認為自己是導致母親死亡的元兇。
這種創傷導致拉斯形成了迴避型依戀模式。他渴望與他人聯結,卻又恐懼親密關係。
當嫂子邀請他共進晚餐時,他屢屢拒絕;當同事瑪戈向他表示好感時,他驚慌失措;甚至當有人觸碰他時,他會感到灼燒般的痛苦。
充氣娃娃比安卡的出現,是拉斯試圖修復自我的嘗試。
他為比安卡構建了完整的身世:她有一半巴西血統、一半丹麥血統,由修女撫養長大,正在年休出來體驗世界。值得注意的是,比安卡也是一個孤兒,這與拉斯自己的經歷形成了映象。
02
如果說拉斯與比安卡的故事是影片的主線,那麼小鎮居民對這對特殊情侶的態度,則是影片最溫暖、最動人的副線。
當拉斯帶著比安卡出現在哥哥嫂子面前時,他們如觀眾意料中的非常震驚。
嫂子對此感到焦慮和無助,但她沒有強迫拉斯清醒過來,而是嘗試與比安卡聊天交朋友,並在之後聽從醫生的建議,用耐心和關愛陪伴在拉斯身邊。
哥哥雖然性格直率,但也始終尊重拉斯的選擇,為比安卡開車門、搬椅子、蓋毯子(拉斯說比安卡的腿冷)。
小鎮上的居民當然也非常震驚,但大多數是理解和包容的。他們配合拉斯的介紹,與比安卡打招呼。雜貨店老闆會主動詢問比安卡是否需要零食,教堂的牧師會邀請比安卡參加禱告會,女人們會帶著比安卡一起做手工、做公益活動。甚至在比安卡“生病”時,醫生會認真地為她“診斷”,鄰居們送來鮮花和慰問的卡片。
這種看似不真實的“包容”,恰恰是導演對人性善意的美好期許。小鎮居民並非沒有察覺到拉斯的異常,但他們選擇用一種溫柔的方式維護拉斯這個故事的合理性,共同編織成了一張治癒的網,將拉斯包裹在其中。
小鎮居民的包容,本質上是對“不同”的尊重。正如片中一位老婦人所說:“有個鄰居給貓穿衣服就正常嗎?有個鄰居把錢都花在探索UFO上,有個鄰居的前妻還有偷竊癖,這些不都是正常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嗎?”
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和傷口,有些傷口需要用時間和溫柔去撫平。
而這種包容,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拉斯。當他看到小鎮居民真誠地與比安卡交流,感受到他們的善意時,他內心的壁壘開始逐漸瓦解。他慢慢學會了與人對視、握手,學會了主動與人交流,甚至在比安卡“去世” 時,能夠坦然地面對離別。
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明白,真正的親密關係並非只有 “不會離開” 這一種形式,只要曾經擁有過溫暖,就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03
比安卡最終“病重去世”的安排,實則是拉斯心理成長的標誌。當他發現自己對真實女性瑪戈產生感情時,他的內心經歷了強烈的衝突,這彷彿是對比安卡的不忠。
拉斯為比安卡舉行葬禮的場景是影片最催人淚下的部分。他親自為比安卡籌備葬禮,全鎮居民前來悼念。
大家對拉斯的安慰和陪伴,意味著比安卡真的來過,也真的從此離開了,但她帶來的溫暖與改變卻永遠留在了小鎮上,留在了拉斯的心中。
比安卡的死亡象徵着拉斯對幻想的告別,他已經準備好迎接真實的關係。這個過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哀傷工作。
透過對比安卡的告別,拉斯實際上是在完成對從未謀面的母親的哀悼,象徵着拉爾斯走出了童年創傷的陰影,擺脫了對安全的過度依賴。
在葬禮結束後,拉爾斯主動邀請喜歡的女孩瑪戈出去走走。他終於不再需要透過比安卡這個“緩衝帶”與外界交流,而是能夠直接面對自己的情感,勇敢地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04
回到影片的幕後細節,導演要求劇組善待比安卡的做法,看似是一個小小的創作細節,卻恰恰體現了導演對故事主題的深刻理解。
導演明白,要讓觀眾相信拉斯對比安卡的情感,首先要讓劇組成員從內心深處尊重這個角色。
當劇組成員像對待真人一樣對待比安卡時,他們在鏡頭前的表演纔會更加自然、真誠,觀眾也纔會更容易代入到故事中,感受到拉斯的孤獨與渴望。
這種溫柔的創作態度,貫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終。導演沒有用獵奇的視角去展現拉斯的異常,也沒有用說教的方式傳遞治癒的主題,而是透過細膩的敘事和溫暖的畫面,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被故事打動。
影片的鏡頭語言也充滿了溫柔的質感。小鎮的雪景、溫暖的燈光、居民們友善的笑容,這些畫面共同營造出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讓觀眾彷彿也置身於這個充滿善意的小鎮中,與拉斯一同經歷成長與蛻變。
《充氣娃娃之戀 / 拉爾斯和“真實”女孩 / 拉爾斯和真實女孩》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經典的治癒系影片,正是因為它用一種不疾不徐的節奏,講述了一個關於孤獨與接納的故事。
它沒有刻意製造衝突,也沒有強行煽情,而是透過對人性善意的展現,讓觀眾感受到治癒的力量。
在這個快節奏、充滿焦慮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或多或少地有著像拉斯一樣的孤獨。害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擔心自己不被理解,渴望溫暖卻又不敢主動伸出雙手。
而影片告訴我們,孤獨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孤獨,同時也要用包容的心態對待身邊那些與衆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