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9月新片《鬼市/環:恐怖尾翼 / 咒你》用五個互不相關的故事,拼出了一幅"人性比鬼更可怕"的驚悚畫卷。

這部電影由 5 個獨立的恐怖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在結尾交匯時會形成一個圈,每個角色的慾望都成為下一個故事的起點,每個故事獨立卻相互關聯,形成一個閉合的恐怖迴圈。

五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
老人想砍村裏的神樹,因為他覺得樹擋了自家風水。
白領女性瘋狂偷拆鄰居快遞,只因爲對方比自己漂亮。
虎媽爲了讓女兒進醫學院,不惜跟"東西"做交易。
老警察非要單幹破案,拒絕團隊配合。
還有個網紅大學生,爲了漲粉去廢棄醫院探險,結果真遇見了不該遇見的。

影片前半段你會覺得:這啥啊,故事線太碎了吧?
但慢慢你就發現,這五個人其實都在做同一件事。
用別人的生命,滿足自己的慾望。
每個故事都是一面鏡子,照出的都是"我想要,所以我不管"的人性。
我看片時最繃不住的是那個偷快遞的女人。
她不是缺錢,純粹是嫉妒鄰居活得比自己好,於是開始破壞對方的生活——這種惡意,細思恐極。

很多人衝着"恐怖片"去看,結果發現這片子根本不嚇人——至少不是那種"鬼突然出現"的嚇。
片子裡確實有"東西"出現,比如那個跟虎媽做交易的"鬼",但導演拍得極其剋制。
你看不清它的臉,聽不全它的聲音,只能感受到一種"你欠了債,總要還"的窒息感。

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角色的選擇。
比如那個老警察,明明知道自己體力不行了,還非要逞強獨自追兇,結果把自己和別人都搭進去。
導演用了很多第一人稱視角的鏡頭(就是那種像你自己在劇裡看東西的鏡頭),讓你站在他的角度做選擇——你會發現,人在急著證明自己的時候,真的會失去理智。
還有那個探險網紅,爲了一條能上熱門的影片,明知道地方邪門還硬往裏鑽。

導演沒拍他遇到什麼,只拍了他手機螢幕上飆升的點贊數和評論——那些觀眾在起鬨,再往裏走!太刺激了!
我看到這兒想起來,咱們現在刷短影片,看到那些"深夜探險""試吃三無產品"的內容,下面不也是一堆人在喊"給爺衝"嗎?
導演在批判的,不只是網紅,還有螢幕這邊的我們。

K-pop偶像+實力派,演技線上但略有失衡
陣容方面,劉宰明,和文彩元,撐起了整部片的演技線。
劉宰明演那個老警察,把"倔強到自毀"的狀態拿捏得死死的。
有一場戲是他發現線索後獨自追蹤,明明腿腳不利索了還在跑,那種"我還行"的自欺欺人感,演得太真實了。

文彩元演的是那個虎媽,她和"鬼"交易的那場戲,眼神裡的癲狂和絕望交織,讓人看完心裏發涼。
你能感受到她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已經顧不上了。
不過片中還請了好幾個K-pop偶像,像Mamamoo的Solar、宇宙少女的孫周延等等。
說實話,偶像們的表現中規中矩,不算出戲,但也談不上驚豔。
畢竟導演洪元基之前就喜歡用偶像,這次算是延續風格。
有網友吐槽說"感覺有些角色是爲了卡司硬湊的",我倒覺得還好,至少沒有讓人跳戲到忘記劇情。

製作層面,這片的全球票房只有47萬美元,典型的小成本恐怖片。
但導演沒有靠血漿和跳scare硬撐場面,而是用氛圍和心理暗示營造恐懼。
音效設計做得很棒。 片中很多時候沒有配樂,只有環境音——風聲、腳步聲、呼吸聲,這種"安靜到讓人心慌"的處理,比鬼突然出現更嚇人。
攝影方面,導演很喜歡用俯拍鏡頭(就是從上往下拍人,像老天爺在看著你),配合陰暗的色調,整個片子透著一股"你逃不掉"的宿命感。
不過影片最大的問題在結尾——五個故事線交匯的時候,處理得太快了。
你剛意識到"哦原來這幾個人有關聯",啪,片尾字幕就上來了。
感覺導演想留白讓觀眾自己腦補,但留得有點過頭,像是經費燒完了急著收尾。

豆瓣上還沒開分(畢竟剛上映沒多久),IMDb目前7.0分。
如果你是喜歡"慢熱+暗黑人性"風格的觀眾,這片值得一看;但如果你想看爽片或者傳統跳scare,那可能會失望。
韓國恐怖片這些年越來越會玩了,從《哭聲》的宗教隱喻,到《破墓》的風水文化,再到這部《鬼市》的慾望批判。
相比之下,咱們的恐怖片還在糾結能不能拍鬼,韓國人已經在討論"人心比鬼可怕"了。

有時候不是沒素材,是沒膽子面對。
所有評分,圖片,資料來源於豆瓣、IMDb等公開平臺
劇情介紹基於公開資料整理,個人評論為原創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