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被時間吞噬的普通人的故事。
Netflix悄悄上線了一部在聖丹斯電影節口碑炸裂的片子。
有點《燃情歲月/秋日傳奇 / 真愛一世情(臺)》+《海邊的曼徹斯特/ 情繫海邊之城(港)》既視感。
——《火車夢》

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的美國大西北,那時候的愛達荷州還是一片蠻荒之地。
我們的男主叫羅伯特。
他是個伐木工,也是個修鐵路的苦力。

那時候的打工人和現在也沒啥兩樣,甚至更慘。
哪裏有活兒就去哪裏,居無定所。
羅伯特身邊是一群同樣面目模糊的工友:
有來自各國的移民,有印第安原住民,大家混在一起,爲了那點微薄且不穩定的薪水賣命。

大家白天干著極其危險的重體力活,晚上圍著篝火,偶爾聊兩句家常,更多時候是死一般的沉默。
羅伯特就是這群人裡最沉默的一個。
他雖然不愛說話,但他心裏其實挺敏感。
他看著那些幾百歲的老樹被鋸倒,心裏隱隱覺得這事兒不對勁,像是人類在跟大自然結仇。
老實人也有春天。
羅伯特遇到了格拉迪斯(Gladys),一個堅毅的年輕姑娘。

這段劇情是整部電影裡唯一的亮色,看得人嘴角不自覺上揚。
兩人相愛了,在一個河邊的小塊地上,親手搭了個小木屋。
這大概就是那個年代的“裸婚”加“自建房”吧。

日子雖然清貧,但真的甜。
他們生了個女兒叫凱特。
那段時間,羅伯特覺得自個兒活得像個人樣了。


但也正因為有了家,分離才變得更難受。
爲了養家餬口,羅伯特不得不離家去深山老林裡伐木,這一走通常就是好幾個月。

每次他在工地上累得半死,腦子裏想的全是那個河邊的小木屋。
那是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也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我就不劇透具體發生了什麼。
總之,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把羅伯特這點微不足道的幸福敲得粉碎。
電影的畫風在這裏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
從溫馨的田園詩,直接掉進了冰冷的深淵。
羅伯特的世界崩塌了。
他變得更加孤僻,甚至開始有點神經質。

早年間在工地上,他親眼目睹了一群工友把一個華工扔下了橋。
當時的羅伯特雖然沒動手,但他也沒阻止,只是在那弱弱地問:“他幹啥了?他幹啥了?”


這個死去的華工的影子,後來成了羅伯特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愧疚,更像是這片被工業文明強行撕裂的土地,在向每一個參與者索命。
他開始分不清現實和夢境。
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在跟鬼魂對話,有時候又覺得他只是太孤獨了。


這片子雖然喪,但喪得特別高階。
不是那種爲了慘而慘,而是一種宏大的孤獨感。
有點《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感覺。
攝影師Adolpho Veloso把大西北那種原始、粗獷又神秘的美拍絕了。
那些巨大的雲杉樹倒下的瞬間,那種在參天大樹面前人類渺小得像螞蟻一樣的壓迫感。

《火車夢》其實講了一個很殘酷的道理: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裏,大多數人的生活,最後都會像那雙被釘在樹上的舊靴子一樣,慢慢被時間吞沒,長進樹裡,沒人記得你是誰。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生命沒有意義。
就像電影裡那個快死的老頭說的:“這一切都很美。每一部分都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