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和美国之间,有一条线。
它不是地图上的边界,而是一道命运的分水岭。
有人跨过去,为了逃避审判;
也有人,日日夜夜在这条线的阴影下奔跑,为了抓住那些试图逃出法律之网的人。
Netflix新剧《边境追缉队》(The Gringo Hunters)讲的,就是这些"追线的人"。
不是FBI,不是CIA,而是一群住在墨西哥边境城市、装备简陋、连薪资都时常拖欠的警察。
他们却成了美国罪犯最怕遇上的人。
你可能从没听说过他们。
但从2002年起,这支小队已将1600多个逃往墨西哥的美国通缉犯铐回了法庭。
他们没有通缉令权限,不能越境执法,甚至不能在美墨关系中发声。
他们只能靠一件事:行动。
边境追缉队
剧集一开场,就把观众拉进枪声和尘土里。
一名被控杀人逃往墨西哥的美国人,在夜市摊贩旁喝着啤酒,仿佛所有罪行都已远去。
但下秒,四个便衣扑上来,把他按倒在油腻的地砖上。
没有警告,没有对峙,干脆利落。
导演不想铺垫什么"正义出征"。
因为他们知道,在边境线上,永远没时间浪费。
主角尼科(Harold Torres 饰)不爱说话,目光里没有主角滤镜。
他的脸像这座城市的街道一样,裂痕斑驳,却还在坚硬地承受。
他不是英雄,他甚至不讨人喜欢。
但他从不眨眼,尤其是在你说我没罪的那一刻。
格洛丽亚(Mayra Hermosillo 饰)是团队里的另一道光。
她沉稳、理性,是那种不会在混战中惊慌,也不会在抓捕后庆祝的人。
她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们不是要当英雄,我们只是不想让这个世界再烂下去"。
这句话,像一根钉子钉进整部剧的骨架。
《边境追缉队》的牛逼,不在于它拍得多华丽,而在于它拍得多真实。
手持摄影带着观众钻进破旧楼梯间、杂乱酒馆、夜间公路,一起跟着猎人们埋伏、判断、出手。
你不是旁观者,你就是车上那第五个探员。
每一次伏击前的沉默,每一次对讲机的收到,你都能感到自己在呼吸里跟他们同步。
这部剧最狠的地方在于,它从不把罪犯脸谱化。
有被判强奸的滑头,也有在美军服役后杀人逃逸的退伍兵,还有隐姓埋名、在街头帮人擦鞋的前毒贩。
他们不是恶魔,但也绝不是无辜者。
他们藏在街头、菜市、旅馆、码头,混迹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追缉队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人海里,一眼认出猎物。
可别以为这支队伍就是铁血到底。
他们同样有破绽。
剧中的年轻探员卡米拉,是自闭症谱系患者,却在数据分析中天赋异禀。
她没有奔跑能力,但能用细致的观察补上整个链条的漏洞。
她不是英雄模板,她只是那种现实中不会被镜头多看一眼,却撑起整个系统的人。
剧中最最让人心碎的是一名女警在行动中中弹牺牲,镜头没有哭天喊地,只给她一个回家的空座位和桌上的半杯咖啡。
现实中的这个女警,也确实存在。
她是《华盛顿邮报》采访记录中的一员,被狙杀时正在押解一个通缉犯。
她的遗体被默默运回蒂华纳,没有授勋,没有报道,只有两个孩子和一份未发的生日礼物。
这一刻你才明白,这些猎人并不站在体制上层。
他们是制度的夹缝者,是街头的践行者。
他们比罪犯多一个信念,却比英雄少一个光环。
有人说,这部剧拍出了《火线》的社会质感。
而我想说,它拍出的,是现实的骨头。
不是主旋律,不是反转爽剧,而是你会在深夜刷完十二集后,对着天花板沉默十分钟的那种作品。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部让你警觉、愤怒、沉思,又无法停止看的剧,《边境追缉队》就是答案。
他们不是英雄,也从不追求正义的浪漫。
他们只是,在世界最灰的角落,扛着法律的碎片,一步步走下去。
这支队伍不发光。
但他们存在,就说明,我们的世界,还没彻底黑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