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崩塌,暴力就会戴上秩序的面具。
而在那片边界之外,等待你的不是自由,
而是更赤裸的地狱。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逃出了地狱,
可抬头一看,外面整个世界,都在燃烧。
今天要说的是一部法国电影《边域之城/边界血路 / 血眼 / 边界》(Frontière(s))。
一部让人看完后久久无法呼吸的恐怖片。
血腥、极端、甚至令人作呕。
但最可怕的,是那份真实。
边域之城/边界血路 / 血眼 / 边界
巴黎暴动。
街头燃烧、警笛长鸣。
电视里传来极右派候选人赢得大选的消息,城市正被怒火吞没。
在混乱中,雅思敏,一个怀孕的阿拉伯裔女孩,带着哥哥萨米和朋友亚历克斯、汤姆、法里德,他们几个年轻人趁乱抢劫。
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想逃:逃出贫困,逃出绝望。
随后,他们驾车向北,想越过边境去荷兰。
可逃亡的路上,萨米不幸中枪。
雅思敏含着泪,只能把哥哥留在医院,她则跟朋友继续逃亡之路。
她以为只要远离巴黎的混乱,就能迎来新生。
却不知道,等着她的,是另一场噩梦。
没开多久,天色已晚,众人误入一处偏远的旅馆。
店主热情好客,甚至主动投怀送抱,饭菜丰盛,笑容温柔。
可你知道吗?
恐怖片里最危险的瞬间,
往往就是过于温柔的时候。
半夜,法里德下楼,听见铁门后的惨叫声。
他推开那扇门,却看见一个地狱工厂,
血迹、锈刀、皮革、挂钩,还有被吊着的尸体。
他想逃,却被一斧砸中头。
他的身体,被拉向黑暗的地窖。
原来这家旅馆,不是避难所。
而是一座屠宰场。
更残酷的是,他们不是随机杀人,
他们挑选受害者。
移民、逃亡者、混血儿。
被社会抛弃的那些人,成了他们的猎物。
旅馆主人冯,是一个年迈却仍狂热的前纳粹分子。
他相信纯血统的复兴,
在地窖里养育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雅思敏怀孕的消息,让他狂喜。
他要她留下,要她生下他们的后代。
在他看来,那不是囚禁,是选择。
是为更纯净的未来而奉献。
讽刺的是,
外面那个刚赢得选举的极右总统,
说的口号也是一样:
"让国家更纯净"。
电影的恐怖,不只是杀戮。
而是当暴力披上信念的外衣,
人性就开始合理化残酷。
雅思敏被拖进猪圈,被迫看着朋友被剖开。
她的眼神,从恐惧变成愤怒。
她等着,等那个时机。
她挣脱铁链,用碎玻璃划断绳索,
在嘶吼和血水中,用锤子砸碎了看守的头骨。
她从地窖里爬出,身上全是血和泥。
那一刻,她不是逃亡者,她是复仇者。
她拿起斧头,一步步杀上楼。
每杀一个人,观众都能听到她喘息的痛苦。
她不是为生存而杀,
她是在对整个世界宣泄愤怒。
旅馆陷入混乱,火光吞噬了一切。
雅思敏爬出地狱,走到边境。
她流着血,举起双手,想请求救援。
可迎接她的,是全副武装的警察。
无线电里,传来新闻播报:
"极右派候选人正式当选"。
雅思敏笑了。
那笑,不是轻松,而是绝望。
她终于逃出地狱,
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可能更像地狱。
《边域之城》让人不适。
但它精准地揭开了社会最隐秘的创口。
这是关于边界的电影。
政治的边界、种族的边界、道德的边界。
每一个被社会排斥的人,都被推向这条线之外。
而在那之外,法律和人性都不再生效。
它的血腥不是噱头。
每一次暴力,都是对观众的拷问:
当文明崩塌,我们还剩下什么?
当恐惧被制度化,谁才是真正的怪物?
有人说,《边域之城》它极端、粗暴、恶心。
但也正因为它诚实。
因为地狱从来不在地下,
它就在那些划清界限的人心里。
外面的人以为雅思敏活下来了,
可她知道,真正的地狱才刚刚开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