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和美國之間,有一條線。
它不是地圖上的邊界,而是一道命運的分水嶺。
有人跨過去,爲了逃避審判;
也有人,日日夜夜在這條線的陰影下奔跑,爲了抓住那些試圖逃出法律之網的人。
Netflix新劇《邊境追緝隊》(The Gringo Hunters)講的,就是這些"追線的人"。
不是FBI,不是CIA,而是一群住在墨西哥邊境城市、裝備簡陋、連薪資都時常拖欠的警察。
他們卻成了美國罪犯最怕遇上的人。
你可能從沒聽說過他們。
但從2002年起,這支小隊已將1600多個逃往墨西哥的美國通緝犯銬回了法庭。
他們沒有通緝令許可權,不能越境執法,甚至不能在美墨關係中發聲。
他們只能靠一件事:行動。
邊境追緝隊
劇集一開場,就把觀眾拉進槍聲和塵土裏。
一名被控殺人逃往墨西哥的美國人,在夜市攤販旁喝著啤酒,彷彿所有罪行都已遠去。
但下秒,四個便衣撲上來,把他按倒在油膩的地磚上。
沒有警告,沒有對峙,乾脆利落。
導演不想鋪墊什麼"正義出征"。
因為他們知道,在邊境線上,永遠沒時間浪費。
主角尼科(Harold Torres 飾)不愛說話,目光裡沒有主角濾鏡。
他的臉像這座城市的街道一樣,裂痕斑駁,卻還在堅硬地承受。
他不是英雄,他甚至不討人喜歡。
但他從不眨眼,尤其是在你說我沒罪的那一刻。
格洛麗亞(Mayra Hermosillo 飾)是團隊裡的另一道光。
她沉穩、理性,是那種不會在混戰中驚慌,也不會在抓捕後慶祝的人。
她說過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我們不是要當英雄,我們只是不想讓這個世界再爛下去"。
這句話,像一根釘子釘進整部劇的骨架。
《邊境追緝隊》的牛逼,不在於它拍得多華麗,而在於它拍得多真實。
手持攝影帶著觀眾鑽進破舊樓梯間、雜亂酒館、夜間公路,一起跟著獵人們埋伏、判斷、出手。
你不是旁觀者,你就是車上那第五個探員。
每一次伏擊前的沉默,每一次對講機的收到,你都能感到自己在呼吸裡跟他們同步。
這部劇最狠的地方在於,它從不把罪犯臉譜化。
有被判強姦的滑頭,也有在美軍服役後殺人逃逸的退伍兵,還有隱姓埋名、在街頭幫人擦鞋的前毒販。
他們不是惡魔,但也絕不是無辜者。
他們藏在街頭、菜市、旅館、碼頭,混跡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追緝隊要做的,就是在這些人海里,一眼認出獵物。
可別以為這支隊伍就是鐵血到底。
他們同樣有破綻。
劇中的年輕探員卡米拉,是自閉症譜系患者,卻在資料分析中天賦異稟。
她沒有奔跑能力,但能用細緻的觀察補上整個鏈條的漏洞。
她不是英雄模板,她只是那種現實中不會被鏡頭多看一眼,卻撐起整個系統的人。
劇中最最讓人心碎的是一名女警在行動中中彈犧牲,鏡頭沒有哭天喊地,只給她一個回家的空座位和桌上的半杯咖啡。
現實中的這個女警,也確實存在。
她是《華盛頓郵報》採訪記錄中的一員,被狙殺時正在押解一個通緝犯。
她的遺體被默默運回蒂華納,沒有授勳,沒有報道,只有兩個孩子和一份未發的生日禮物。
這一刻你才明白,這些獵人並不站在體制上層。
他們是制度的夾縫者,是街頭的踐行者。
他們比罪犯多一個信念,卻比英雄少一個光環。
有人說,這部劇拍出了《火線》的社會質感。
而我想說,它拍出的,是現實的骨頭。
不是主旋律,不是反轉爽劇,而是你會在深夜刷完十二集後,對著天花板沉默十分鐘的那種作品。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部讓你警覺、憤怒、沉思,又無法停止看的劇,《邊境追緝隊》就是答案。
他們不是英雄,也從不追求正義的浪漫。
他們只是,在世界最灰的角落,扛著法律的碎片,一步步走下去。
這支隊伍不發光。
但他們存在,就說明,我們的世界,還沒徹底黑掉。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