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网飞史上收视率最高的恐怖片,即使七年过去,仍然封神。
它就是2018年上映的电影《蒙上你的眼 / 鸟箱 / 鸟舍》(Bird Box)。
这部由网飞出品的惊悚片,凭借其独特的设定和深刻的主题,成为网飞史上收视率最高的恐怖片之一,豆瓣评分7.2分,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影片由奥斯卡得主桑德拉·布洛克主演,苏珊娜·比尔执导,讲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设定:
一股神秘力量席卷全球,任何人只要看到它,就会陷入疯狂并自杀。
幸存者只能蒙上双眼,在黑暗中艰难求生。
这个故事不仅关于生存,更关于人性、爱与希望。
01
末日降临
故事始于2018年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
女主角马洛里(由奥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饰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当时正怀着身孕,与姐姐共同生活在芝加哥郊区。
当她前往医院进行常规产检时,城市突然陷入诡异的混乱——人们开始毫无征兆地做出极端行为,继而大规模自杀。
街道上车辆失控相撞,行人疯狂撞击玻璃,整座城市瞬间陷入末日般的恐慌。
通过紧急新闻广播,幸存者们得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正在全球同步发生:
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突然出现,任何直视它的人都会产生极度个性化的恐怖幻觉,看到内心最恐惧或最悲伤的场景,最终在精神崩溃中选择自杀。
政府紧急发布的生存指南只有一条绝对准则:立即蒙上双眼,彻底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视觉联系。
在逃亡过程中,马洛里的姐姐在开车回家途中不幸瞥见了"它"。
车辆瞬间失控,姐姐在产生恐怖幻觉后当场自杀身亡。
怀孕的马洛里艰难地从翻覆的车辆中爬出,在混乱的街道上险些被疯狂的人群踩踏。
危急时刻,一位名叫汤姆的黑人男子(由崔凡特·罗兹饰演)冒着生命危险将她救起,带往附近一所临时避难所。
这所房子已经聚集了多位幸存者,窗户被全部封死,所有人都在黑暗中颤抖着等待未知的命运。
02
避难所里的人性考验
这所位于郊区的两层住宅成为了临时避难所,聚集了形形色色的幸存者。
除了房主格雷格外,还有超市员工查理、退伍军人汤姆、老年夫妇乔治和露西,以及一对年轻情侣露娜和杰森。
马洛里的到来使这个临时家庭增加到八人。
在这个密闭空间里,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开始显露。
汤姆展现出军人本色,主动承担安保工作,每天检查门窗密封情况。
超市员工查理利用专业知识整理物资,制定严格的配给制度。
年轻情侣中的杰森擅长机械修理,维护着发电设备。
然而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
老年夫妇中的乔治开始私藏食物,被查理发现后竟理直气壮地说"老年人应该优先"。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逐渐发现某些精神疾病患者不仅不会因看到"它"而自杀,反而成为它的狂热信徒。
这些疯子四处寻找幸存者,强迫他们睁眼面对恐怖。
避难所初期的平静很快被打破。
当食物耗尽,幸存者面临残酷抉择:冒险外出寻找食物可能被灵体杀死,留守则意味着饿死。
几个成员冒险前往超市,却遭遇连环考验——是否带回有限食物分享?如何应对疯子破门袭击?每个选择都关乎生死。
更残酷的是,当他们千辛万苦带回物资,唯一能前往超市的改装车却连夜失踪,同住的年轻情侣也神秘消失。
当饥饿再度降临,门外响起求救声,开不开门又成生死抉择。
最终,只有马洛里、退伍军人和两个新生儿在这场人性考验中幸存下来。
03
五年后的新生机与离别
五年时光悄然流逝,世界已彻底改变。
马洛里和汤姆带着两个孩子——她亲生的孩子和另一位已故幸存者留下的孩子——生活在一所经过重重加固的房子里。
窗户被木板封死,所有缝隙都用胶带密封,唯一的出入口是道需要三重解锁的钢制防盗门。
在这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两个孩子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
马洛里和汤姆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生存训练:蒙上眼睛通过听觉辨别方向,通过触觉识别物品,甚至能通过空气流动感知危险临近。
孩子们学会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吃饭、行走、做游戏,听觉变得异常敏锐,能听见数十米外的细微声响。
某天,汤姆在调试老旧的无线电设备时,意外接收到一段断断续续的讯息。
一个自称生活在河流下游避难所的男子声称,那里是一个安全的社区,由幸存者组建,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讯息中给出了具体的坐标方位,邀请所有幸存者前往。
就在他们精心准备撤离时,灾难突然降临。
一群被称作"窥视者"的疯子袭击了他们的避难所。
这些疯子早已失去理智,疯狂地想要撕开所有遮挡物,强迫他人"见证真理"。
汤姆为了让马洛里和孩子们逃生,主动引开袭击者,在激烈的搏斗中不幸牺牲。
逃亡前夜的情节让人动容。
五年来,马洛里一直称呼孩子们为"男孩"和"女孩",从未给予他们正式的名字。
这种刻意的疏离是她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害怕投入太多感情后会承受不起失去的痛苦。
但在踏上危险旅程的前夕,她终于哽咽着唤出了两个名字:"奥林匹亚"和"汤姆"——前者纪念孩子的生母,后者致敬牺牲的守护者。
这一刻,她完成了从幸存者到真正母亲的转变,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们活下去。
04
盲眼漂流与人类最后的避难所
马洛里带着两个孩子——五岁的奥林匹亚和汤姆,开始了那段惊心动魄的盲眼漂流。
他们乘坐一艘简陋的小木船,用厚布紧紧蒙住眼睛,顺着湍急的河流向下游漂去。
这段全长27英里的水路,成为了考验人类生存意志的终极试炼。
他们完全依靠听觉导航。
马洛里教导孩子们通过水声变化判断河道情况:平缓的水声代表安全水域,急促的哗哗声预示着急流险滩,而撞击岩石的轰鸣声则意味着致命的漩涡。
途中他们多次遭遇险情,有一次船身猛烈撞击暗礁,险些翻覆,全靠马洛里及时抓住岸边的树枝才化险为夷。
更大的威胁来自岸上。
那些被称为"窥视者"的疯子沿着河岸追逐他们,不断呼喊诱惑他们摘下眼罩。
最惊险的时刻,几个疯子甚至划船逼近,试图强行扯下他们的蒙眼布。
马洛里不得不拔出汤姆留下的手枪,凭着听觉朝威胁方向射击,枪声在峡谷中回荡,令人心惊胆战。
在通过最危险的急流区时,马洛里面临着一个不可能的抉择:要么让一个孩子摘下眼罩指引方向(这意味着这个孩子将看到"它"而必死无疑),要么全船人一起葬身激流。
在这个生死关头,她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和勇气,想出了第三种方案——通过倾听鸟鸣声来判断安全航道,因为鸟类能感知那种存在的靠近而发出警示鸣叫。
历经两天一夜的艰难航行,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避难所并非军事基地或政府设施,而是一个由盲人组成的社区。
这些原本在社会中被视为"残疾"的人,在这场灾难中反而成为了最适应生存的群体。
他们早已习惯在黑暗中生活,触觉、听觉等感官异常敏锐,建立了一个完全不需要视觉的生态系统。
社区创始人是一位失明多年的前大学教授,他设计了整套基于听觉和触觉的生活系统:用不同材质的路径指引方向,通过钟声传递信息,甚至建立了盲文图书馆。
在这里,孩子们第一次可以安全地摘下眼罩,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自由活动。
这个与世隔绝的社区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证明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依然能够找到希望和光明。
05
黑暗中的人性之光
《蒙上你的眼》改编自乔什·马勒曼2014年的同名小说。
导演苏珊娜·比尔巧妙地运用了双时间线叙事,交替展现灾难发生时的过去和五年后的现在,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悬念。
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十分精彩。
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从恐惧到勇敢、从疏离到充满爱的复杂角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场景中演员们实际上是蒙眼表演,这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和真实感。
该片在上线一周内就吸引了超过4500万网飞用户观看,成为当时网飞最成功的电影之一。
虽然一些评论家批评电影中有些逻辑漏洞,但大多数观众都被其深刻的人性描写和紧张的情节所吸引。
《蒙上你的眼》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中的爱、勇气和希望也不会熄灭。
马洛里和孩子们最终找到的避难所,不仅是一个物理上的安全之地,更象征着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在那里,不同的人能够互相接纳,共同创建新的生活。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有时候真正的看见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
当我们蒙上双眼,反而可能更清楚地看到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就能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