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的身体含有丰富的油脂,可以为光的产生提供燃料,此外,抹香鲸的脂肪,能产生一种优良的、稻草色的油,这种油被证明具有非凡的品质,使它成为照明灯塔的理想之选。
19世纪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捕鲸业的中心,19世纪40年代,全球900艘鲸鱼船中,约有735艘是美国的鲸鱼船,到了1850年左右,捕鲸业已成为美国第五大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仅1853年,美国捕鲸业就杀死8000头鲸鱼。
2015年12月11日,朗·霍华德执导的《海洋深处/巨鲸传奇:怒海中心(港)/白鲸传奇:怒海之心(台)/海洋之心/大洋深处》以19世纪初捕鲸业黄金时代为背景,改编自纳撒尼尔·菲尔布里克同名小说,重现了1820年“埃塞克斯号”捕鲸船被巨型白鲸撞击沉没的真实海难事件。
这部耗资1亿美元的史诗巨制,不仅以震撼的视觉奇观还原了人类与自然的原始对抗,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哲学思辨,成为当代影史中少见的生存寓言。
片中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好莱坞巨星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本杰明·沃克、基里安·墨菲、汤姆·霍兰德等主演,加上一众老戏骨配角。
影片始于1820年11月20日,美国楠塔基特岛的“埃塞克斯号”启航,船长乔治·波拉德出身航海世家,却因贵族身份被强行推上船长之位,大副欧文·蔡斯作为平民精英,却凭借丰富经验成为实际掌舵者,二副马修·乔伊则作为理性观察者,暗中记录着船上的权力博弈。
三人阶级对立与性格冲突在航行初期便埋下伏笔,乔治的专横决策屡次导致捕鲸失败,而欧文的实用建议屡遭压制,船员间的不满逐渐累积,直到他们遇到传说中的巨型白鲸。
当船队抵达赤道附近海域时,传说中的巨型白鲸“莫比·迪克”现身,其体型远超《白鲸记》描述,仅尾鳍便如海啸般掀翻捕鲸小艇,鲸鱼对船体的连续撞击最终导致“埃塞克斯号”沉没,20名船员挤在三艘救生艇上,开始了长达90天的海上漂流。
在漂流过程中,船员们面临道德与生存的双重考验,初期,他们通过抽签决定食用同伴尸体以延续生命,后期,当食物耗尽时,甚至出现主动杀害伤员以充饥的惨剧。
乔治与欧文的权力关系在此背景下发生戏剧性反转,乔治从最初的专横统治者沦为依赖欧文生存的弱者,而欧文则从服从者成长为精神领袖。
影片结尾处,赫尔曼·梅尔维尔根据故事创作《白鲸记》的设定,巧妙连接了真实事件与文学经典,当乔治在听证会上打破财团封口令说出真相时,导演完成了对“说真话”这一行为的终极礼赞。
而欧文在面对巨鲸时放下捕鲸叉的瞬间,则成为全片最富诗意的画面,人类终于意思到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开始审视自身在生态链中的位置,这种对“征服”与“敬畏”的辩证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更具现实意义。
这部120分钟的史诗巨制,以冷峻的镜头语言完成了对生存、权力、阶级与生态的深刻探讨,它不仅是关于海难的故事,更是关于人类如何面对自身局限的永恒叩问。
电影的特效技术也堪称一流,采用高精度3D扫描技术复刻抹香鲸的骨骼结构与皮肤纹理,利用流体动力学模拟其尾鳍拍击海面时的水花飞溅轨迹,结合无人机航拍与水下摄影,捕捉海岸线韵律与珊瑚礁特写,通过动态追踪技术确保船只模型与海浪的自然起伏同步,精致的特效画面让人看的赏心悦目。
当镜头最终定格在归航的救生艇上,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幸存者的疲惫面容,更是人性在绝望中淬炼出的光芒,这种光芒,正是文明得以延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