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水堪輿、陰陽五行、因果輪迴為敘事根基,婚喪嫁娶中的禁忌、中元節禁忌等成為經典驚悚場景觸發點。
1、碳燒兇咒
2000年3月18日上映,電影以一名紅衣女子燒炭自殺的悲劇拉開序幕,該女子因情感糾葛,在密閉房間點燃炭火自盡,其怨念附著於炭火中,這一怨靈與秦朝焚書坑儒時被活埋的儒生怨靈結合,化作超自然詛咒,任何輕視死亡或口出“該死”之人,都會被“炭燒兇靈”索命。6名年輕人戴積瑞、家寶、PJ、Pently、May、森女因一則度假廣告來到偏遠別墅,戴積瑞擁有陰陽眼,能感知鬼魂存在,卻因工作狂性格與女友家寶頻生矛盾。入夜後,戴積瑞突然燒炭自殺,眾人發現其屍體時,傳呼機開始收到死亡預告資訊,只要傳呼機響起,持有者必死無疑,眾人試圖逃離別墅,卻發現無論朝哪個方向逃竄,最終都會回到原點。
該電影以密閉空間、死亡迴圈和因果報應為敘事框架,透過民俗符號與現代科技的碰撞,展現了香港恐怖片對傳統與現代、人性與宿命的深刻思考,透過燃燒的炭火、紅衣女鬼等視覺符號,構建出了東方恐怖美學,角色因口業招致殺身之禍,呼應東方文化中“禍從口出”的警示。
2、幽靈人間
2001年6月1日上映,電影講述15年前,一名男子遭遇電車事故,頭顱被卡在車底,身體卻踉蹌前行,最終倒地而亡,這一幕被一個小女孩目睹,因驚嚇過度,她的左眼從此能看見鬼魂。15年後,髮型師Peter與神秘女子June邂逅並陷入愛河,June自稱擁有陰陽眼,能看見常人無法察覺的鬼魂。隨著兩人交往的深入,一系列詭異事件接踵而至,Peter家中被潑紅漆,父親行為異常,甚至在療養院以詭異姿勢上吊自,Peter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發現June與一名身著道袍的人有聯繫,而June警告他,無頭鬼正欲索命,Peter在調查中逐漸發現,所有靈異事件的根源都指向15年前的那場車禍。
電影透過一系列詭異事件和靈異現象,營造出緊張恐怖的氛圍,同時穿插著對車禍真相的懸疑探究,該影片不僅展現了鬼魂的怨念和復仇,更深入挖掘了人性的複雜與多面。電影中融入了陰陽眼、道士、詛咒等東方恐怖元素,使得故事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
3、七號差館
2001年8月30日上映,電影講述重案組高階督察方正因獨斷專行,在一次緝匪行動中擅自行動,導致兩名同僚殉職,自己亦中槍昏迷。兩年後甦醒的他,不僅遭遇母親離世、女友改嫁的雙重打擊,更意外發現自己獲得了陰陽眼,能目睹常人不可見的鬼魂。迴歸警隊的方正主動請纓,接手一宗兩年未破的連環女護士姦殺案,該案已致六名護士遇害,多數屍體下落不明,僅有一名倖存者曾向警方報案。在追查過程中,方正發現案件與靈異現象存在隱秘關聯,而生前身為心理醫生的阿杰告知,其女護士友Oscar的生命磁場日漸微弱,恐將成為兇手下一個目標。方正的陰陽眼能力成為破案關鍵,他開始嘗試透過超自然手段獲取線索,隨著調查深入,方正逐漸揭開案件背後的恐怖真相。
電影透過警察方正的命運沉浮,將警匪鬥爭與靈異元素巧妙融合,昏藍濾鏡營造的壓抑氛圍、陰陽眼帶來的敘事反轉,以及宿命論色彩的結局,共同構建出獨特的港式恐怖美學,方正從自負警探到靈異破案者的轉變,亦折射出人性的複雜與救贖的可能。
4、見鬼
2002年5月9日上映,電影講述自幼失明的黃嘉汶接受眼角膜移植後重獲光明,她在醫院目睹病友被黑影帶走,次日便傳來該病友去世的訊息,回家後能看到尋找丟失試卷的鬼魂男孩,這一系列詭異事件讓她陷入恐慌,嘉汶發現,自己不僅能看見鬼魂,還能透過映象看到捐贈者玲的生前記憶,她逐漸意識到這些“異象”與捐贈者存在關聯。移植眼角膜後,嘉汶繼承了玲的能力,甚至在鏡中看到玲的影像,在心理醫生盧醫生的幫助下,嘉汶前往泰國尋找捐贈者資料,卻發現玲曾預見一場毀滅村莊的災難,卻因無人相信她而絕望自殺,而嘉汶自己彷彿也要重新經歷玲所遇到的事情。
該電影在泰國拍攝,融入東南亞神秘主義元素,與港式恐怖片風格形成獨特碰撞,電影透過眼角膜移植傳遞特異功能,將個人命運與靈異事件緊密相連,並以超自然視角探討人類對災難的無力感,女主嘉汶從渴望光明到恐懼異象,再到最終接受失明,展現了人物在靈異事件中的心理蛻變。
5、Office有鬼
2002年9月6日上映,電影圍繞一幢被詛咒的寫字樓展開,傳說每年農曆七月至九月,這幢樓內都會有九人離奇死亡,電影透過三段鬼故事,揭示出寫字樓隱藏的恐怖秘密。第一個故事講述新人阿Pat初入公司,便遭遇一系列詭異事件,在廁所目睹隔壁公司秘書Connie對著最後一格隔間自言自語,不久後Connie便在廁所上吊自殺,臉上掛著詭異笑容,最終阿Pat也重蹈覆轍,離奇跳樓死亡。第二故事講述公司的管理者Richard透過風水大師的幫助,發現了員工們其實都是鬼魂的驚人事實,Richard爲了自保,也爲了平息鬼魂的怨念,答應好好打理公司,使鬼魂得以安息。第三個故事講述新員工Ken在公司內遇到了紅衣女子阿珊,阿珊聲稱自己有陰陽眼,能看到鬼魂,Ken最後發現阿珊纔是真正的厲鬼,她爲了維持每年的死亡迴圈,不斷尋找替身進行操控,當真相大白時,Ken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電影透過職場靈異事件,敘事解構現代人的精神困境,以密閉空間、民俗符號與視聽語言製造驚悚體驗,亦是一部辛辣的社會寓言,借鬼魂之口道出職場潛規則與人性異化,當影片結尾字幕浮現,觀眾在冷汗之餘,或許會想起電梯中白衣女子的那句“對不起”這聲道歉,究竟是鬼魂的懺悔,還是職場人對自身罪孽的隱秘告解。
6、見鬼十法
2005年3月24日上映,電影講述大學生阿汶與好友阿力、Pancy、June、Ken為尋求刺激,從一本撿來的舊書中發現“見鬼十法”的神秘手稿。書中記載了十種與鬼魂接觸的禁忌方法,如“吞下烏鴉眼珠”“午夜十字路口敲碗”“對鏡子削蘋果”等。起初,眾人僅將此視為玩笑,但阿汶因思念車禍去世的妹妹,率先嚐試了“十字路口敲碗招魂”,竟真的在午夜街頭目睹一名白衣女童的鬼魂,這一經歷徹底點燃了群體的冒險欲,卻也開啟了通往地獄的大門。隨著逐項嘗試“見鬼十法”,詭異事件開始失控,每完成一項禁忌,便有一人遭遇不測,而剩餘者也因見鬼而惶惶不可終日,最終他們都被幕後的操縱者拖入了地獄深淵。
電影以一場荒誕的禁忌遊戲為載體,將靈異事件轉化為對人性弱點的解剖,每一種“見鬼十法”均取材自東南亞民俗,賦予了影片文化真實感,透過角色因貪婪、好奇而不斷墮入深淵的過程,揭示“好奇心殺死貓”的永恆命題。
7、校墓處
2007年3月15日上映,電影講述納蘭慕德女校曾因一場大火陷入恐慌,火災後牆上出現無法抹去的人形汙漬,夜間常傳來詭異聲響。十年前校長夫人曾因撞破校長與訓導主任阮詩音的私情,放火燒燬校務處,導致阮詩音冤魂不散,將校務處化為“校墓處”,立下詛咒,凡違反校規者,皆會被抓入校墓處,靈魂封印於牆內。十年後,學校因生源問題被迫招收四名男生,高強、查理、賓仔與阿狄,打破了“全女校”的平靜。新生入學後,查理與女生阿琪早戀,賓仔與黎喜絲公然划拳喝酒,阿狄深夜逗留校園,當午夜鐘聲響起,廣播突然點名,違反校規的人都被拖入憑空出現的校墓處,成為封印於牆上的第一道黑影,倖存者高強與何逸敏為破除詛咒,帶領眾人重返學校,卻陷入了更深的恐怖。
該電影以“校規詛咒”為引,將青春校園的活力與靈異事件的驚悚交織,午夜廣播點名、憑空出現的房間、牆上的黑影等,營造出了陰森恐怖的氛圍,而校服、教室等日常場景的異化,更強化了恐怖感。當觀眾為角色一次次觸碰禁忌而揪心時,或許也會反思,在規則與慾望的博弈中,人類是否註定成為詛咒的囚徒。
8、孟蘭神功
2014年7月10日上映,電影講述宗華在大陸經商失敗,被朋友騙光家產,女友跳樓身亡,走投無路時回到香港投靠父親嘯天。嘯天是神功戲班的班主,正籌備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大戲,卻在開戲前病倒。毫無經驗的宗華被迫接手,成為代班主,戲班成員對他充滿敵意,唯有當家花旦小燕暗中相助,兩人漸生情愫。然而,隨著演出日臨近,詭異事件頻發,妹妹晶晶突然性情大變,小燕行為時冷時熱,宗華更在鏡中目睹自己跳樓的幻象。宗華從老員工口中得知,戲臺所在之地四十年前曾發生大火,死傷無數,當年,宗華的母親豔秋是戲班當家花旦,因傷病被嘯天禁演,轉而委身於他以求復出,卻發現嘯天與小徒有染。怨恨之下,豔秋在演出時縱火,燒死戲班眾人,自己亦葬身火海,那些枉死的冤魂趁鬼月重返人間,附身活人,企圖尋找替身或復仇。
電影以“盂蘭勝會”為背景,融入神功戲、燒紙錢、派平安米等香港本土習俗,營造陰森的氛圍,透過四十年前的縱火案與當下的冤魂復仇,揭示“冤有頭,債有主”的因果報應,宗華的死既是救贖,亦是詛咒的延續,電影以冷色調畫面、突發性音效與鬼魂閃現的剪輯手法,強化“日常空間異化”的恐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