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上映的熱門恐怖新作已上線流媒體。
——《直到黎明》
這部R級高能新作講述了一群年輕人踏入深山廢棄小屋後陷入死亡迴圈的驚悚故事。
有點像《林中小屋》的觀感。
五名主角為尋找失蹤的友人來到格洛爾山谷,意外被困在一座詭異的遊客中心。
隨著夜幕降臨,他們遭遇蒙面殺手襲擊全員團滅,卻在死亡後集體“復活”,被迫重複經歷同一晚的恐怖。
但每輪迴圈中,怪物種類會隨機重新整理:
電鋸狂魔、附身惡靈、爆炸水源、溫迪戈食人魔……
主角團必須活過13輪死亡之夜才能逃出生天。
影片前半段圍繞“死亡即重啟”的規則展開:
角色們試圖透過記憶積累破解謎題,比如躲避特定陷阱、尋找怪物弱點。
然而每次重生後,他們依然重複“分頭行動”“觸碰禁忌”等作死行為:
女主面對鬼怪堅持直播,心理學專業的男主決策離譜,隊友頻頻“捨己爲人”卻加速團滅。
隨著迴圈推進,遊客中心逐漸顯露出隱藏真相。
牆上貼滿歷代失蹤者照片,留言簿的簽名層層重疊,暗示此處早已吞噬無數生命。
影片將《忌日快樂》的迴圈設定與《林中小屋》的怪物大雜燴結合。
前四輪“死亡夜”確實貢獻了教科書級的恐怖場面:突臉殺精確到秒,血腥特效真實到引起生理不適。
但隨著劇情推進,主角團的作死行為越發明顯。
有觀眾吐槽:“這不是恐怖片,是編劇用骰子隨機寫出來的作死大全。”
儘管邊看邊罵,多數人承認“越蠢越想看結局”。
這種“擺爛式恐怖”意外契合了當代解壓需求:
無需思考規則,只需體驗心跳過速的刺激。
正如某觀眾總結:“當你放棄用腦,這就是部合格的爆米花爽片。”
《直到黎明》如同恐怖主題樂園的過山車。
過程尖叫連連,結束後細想全是槽點。
它適合追求純粹感官刺激的觀眾:Jump scare密度堪比恐怖遊戲速通,血腥場面滿足B級片愛好者。
但若糾結劇情合理性,可能會像片中角色一樣陷入“憤怒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