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個禁慾長達40年的女人、
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嗎?
不過快到40歲的她,還像一個小學生一樣。
絕對服從母親,要按時教課回家,不準隨便交男朋友。
長期乏味的工作+專制無理的母親。
艾麗卡無處發泄,就有了一個看片的小癖好。
《鋼琴教師》
基於奧地利作家埃爾弗裡德·耶利內克的同名小說改編,邁克爾·哈內克執導。
40歲的女主艾麗卡,至今單身。
她在維也納音樂學院任教,是音樂學院最為端莊且優雅的教授,表面上她是一位嚴格,與此同時又極具才華的教育者,不過私下裏,她卻有著極為複雜的情感需求。
艾麗卡與母親同住,兩人之間的關係,格外緊張,儘管艾麗卡已然步入中年,不過她的生活,幾乎全然被母親所掌控。
就連進來家門都要被母親翻看揹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無法逃脫母親的監管。
母親對艾麗卡的期望極高,希望她能成為一名傑出的音樂家,這種期望轉化爲了無情的束縛。
艾麗卡在母親的陰影下,無法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更不用說談戀愛了。
她被嚴格壓制,內心深處對愛的渴望以一種病態的方式表現出來。
上班時她是氣質優雅的鋼琴老師,下班之後會若無其事的去偷窺其他情侶談情說愛,甚至去錄影廳觀看限制級電影...
直到男學生瓦爾特的出現。
瓦爾特是一位年輕且頗有作為的鋼琴家,他對於艾麗卡那出衆的才華,產生了極其強烈的、近乎狂熱的追求之慾。
精力充沛的他,還特意要求加入艾莉的輔導班。
他的追求帶給艾麗卡一種久違的關注。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艾麗卡的手掌被玻璃劃傷,出於關心艾麗卡,瓦爾特追到了廁所,被壓抑的情感終於在這裏爆發了.
當瓦爾特察覺艾麗卡的內心世界有點病態,遠比他想象的要黑暗。
在艾麗卡那邊,一般的感情對她來說太平凡了。
艾麗卡向他展示了她,向所有人隱藏的那一面,希望他能夠理解她。
這段禁忌之戀的結局如何?
艾莉卡跟瓦爾特,還有母親的關係,後來會有怎麼樣的發展?
艾麗卡睽違了40年,終於有一個男人願意愛她,但彼此對愛的看法不同,仍然維持戀人關係。
一個極端刺激了另一個極端,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艾莉卡在電影裡有句經典名言:“我沒有感情,請你記住。即便存在感情,那也絕對不可能戰勝理智。”
那些自以為理智可以戰勝感情的人,最終也會因理智而傷了感情。
女主從頭到尾都是用45度仰角看人,頭髮一絲不苟往後梳,眼神流露出高傲的氣質,其實只是爲了掩飾內心的自卑,還有缺乏安全感。
最後艾莉卡也明白,原來理論與實際還是有差距的,事情的演變超乎預料。
邁克爾·哈內克的許多電影都跟暴力相關,甚至是讓人看到很赤裸裸、不堪的一面,進而反思人性。
電影也是第54屆戛納電影節的大贏家,拿下評審團大獎,最佳男女演員獎。
很虐心的愛情電影。